身邊故事 共同銘記
賴美玲,洛江區羅溪鎮雙溪村池亭組村民,嫁入夫家20年來,她艱難地扛起家庭重擔,無怨無悔地照顧家中3個精神病患者,用汗水、真情和愛心為他們撐起了一片晴空,受到鄰里鄉親的眾口稱贊,并入選2018年1月份“中國好人榜”榜單。
堅強面對艱苦的生活現狀
20年前,家庭貧寒的賴美玲,經他人介紹,嫁入了一個很多女孩都望而卻步的特殊家庭:家中三兄弟,老大患有精神疾病;老二對家庭破碎失望離家出走,留下一個年幼的兒子(在臨近婚齡時也精神失常);丈夫憨厚得有點頭腦簡單;還有一個同樣患有精神疾病的婆婆,一家全靠公公艱難地支撐。婚后第二年,公公因病撒手人寰,全家的重擔就壓在她一人身上,隨著兩個孩子的出生,生活變得更加艱難,經常需親戚接濟才可勉強度日。
然而,殘酷的現實生活并沒有將她打倒。為了賺錢養家,她將丈夫安排到工地里工作,自己則在家附近的鞋廠打工,每天鞋廠、家里兩邊跑,既要照顧兒女又要負責好家中兩個精神病人的飲食起居,辛苦勞累,卻也樂在其中。“剛嫁來的時候不習慣,也會感到害怕,但是丈夫真心待我,還經常勉勵我。這么多年過去后,我已漸漸適應家人的脾性,能夠更好地照顧好他們,雖說辛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賴美玲說道。
悉心照料家中的精神病人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這些年來,賴美玲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的真諦。“因老伴去世,婆婆性情更為古怪,時不時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耍性子,但你不能放任她不管,只得細聲軟語、好言好語地勸說。”賴美玲告訴筆者,服侍精神病人不僅要處理臟活累活,還需要耐心和細心,有時候老人不聽話,晚輩要懂得退讓,讓她心里感到安慰,真正接納你。“我能做的就是盡全力幫他們打掃好房屋,照顧好他們的衣食起居,陪他們慢慢變老。”
多年照顧病患的經歷讓賴美玲積攢了不少經驗。面對性情狂躁的大伯,賴美玲起初經常束手無策,但慢慢地,她掌握了大伯的喜好,每次大伯發脾氣或不愿洗澡,賴美玲就買點煙哄他。“既然成了一家人,那么就要對他負責。”日復一日,冬去春來,賴美玲在簡單的生活瑣事中逐漸摸索,與家人相處融洽。
用心安排家人的日常生活
“看到孩子們漸漸長大,變得懂事,就是我最大的寬慰了。”在如此艱辛的情況下,美玲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孩子,這也是她美好的向往和寄托。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步入初中,家庭環境已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孩子們的學習。為了給孩子提供相對良好的學習環境,她和孩子們搬到工廠宿舍住,由此開始了不僅是工作、家里兩邊跑,更是兩邊都要照顧好的生活。“每天下班要準時回家照顧好家里的病人,還要照顧好學習中的孩子們。”即使十分勞累,在她的臉上依舊看不到一絲厭倦。“對我而言,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我能多為家人做些事情,多照顧他們一點,就是最好的期盼了。”賴美玲微笑的說道。
經歷風雨,笑對人生。即使在艱難的境遇面前,她也沒有退縮,即使辛苦勞累,也沒有任何怨言,這就是賴美玲。如今,她這種孝老愛親、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感染著周圍的鄰里鄉親,形成了良好、淳樸的風氣。(作者:黃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