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泉州市鯉城區(qū)通源巷27號(舊泉州農校內)的施瑯故宅,始建于清康熙年間,迄今約有360年歷史,系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者從鯉城區(qū)文保中心獲悉,歷經一年多的保護性修繕,施瑯故宅整體外觀舊貌換新顏,一改破敗、傾頹景象,老建筑煥發(fā)新生機。2月21日,記者探訪修繕后的施瑯故宅景象。
施瑯故宅原汁原味重現舊時風貌
古厝大門
曾多處自然損毀 現重現舊時風貌
施瑯故宅坐北朝南,大門開于東南側,為三進五開間雙護厝硬山式建筑,典型的清代風格,現存建筑面積895.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1289平方米。
21日下午,記者來到這里看到,修繕后的故宅,原汁原味地重現了舊時風貌。其正大門開于一進東南位置即一進東角間,現為門廳,大門前置一對清代雕刻精美的輝綠巖石鼓,門楣上施六邊形門簪。
出磚入石
走進宅內,建筑總體規(guī)模較大,但裝飾簡樸,建筑格局嚴密壯麗,頗具特色。建筑為抬梁與穿斗結合式木構架,“出磚入石”式墻體,外還有后筑的一列圍墻。護厝兩邊各設一門,內有天井、廂房等,南圍墻大門旁開,舊居部分建筑在清代曾作“崇正書院”,護厝圍墻外沿有石砌水井。在這里,能覓得鬧市里難得的一份古樸幽靜。
如今的施瑯故宅,令人難以想象修繕之前,因建設年代久遠,房屋內部曾存在多處不同程度的自然損毀。而故宅業(yè)主眾多、產權不明晰、管理混亂等現象,也是造成年久失修的一個原因。
“故宅此前存在屋內雜草叢生、屋面漏雨嚴重、木構件糟朽嚴重、墻體局部坍塌傾斜等現象,有一定安全隱患。”該項目現場負責人康先生介紹,故宅亟須保護與修繕。
拴馬用的石雕
據悉,故宅多年并無修繕記錄,僅施瑯后裔日常作簡單維護,2002年的火災致一進西廂房及二進西大房、邊房損毀嚴重。直至2020年5月,鯉城區(qū)文旅局組織對施瑯故宅進行搶救性加固,投入30萬元組織臨時支護加固、電氣線路改造和安裝智慧用電系統。同時啟動施瑯故宅保護修繕立項和設計方案編制,確保文物安全問題進一步解決。2021年6月方案經省文物局批復通過。2022年,獲得國家全額保護修繕專項經費補助。
修舊如舊 推動文物活化利用
2023年4月,施瑯故宅保護修繕工作正式啟動。此次修繕對施瑯故宅進行全揭頂整修,依據現存木構殘留痕跡及東面保存較完整、好的梁架及屋面恢復西面塌毀的構架,對現存木構架進行整修,修復殘損構件,更換嚴重殘損構件,補配缺失構件,整修殘損裝修,拆除后期搭建的構筑物。
故宅修繕不改變原狀
“我們嚴格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修舊如舊。”康先生說。修繕過程中,他們盡可能真實完整保存和還原其歷史原貌和建筑特色,既留住歷史和記憶,又表現了整體的協調。比如,廳堂木隔墻上兩側的鏤空木雕,他們依原殘件找樣,采購到木料后,請雕藝師傅按照原貌雕刻,再進行作舊,確保與老構件相差無幾。
而修繕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在于材料的運輸,因古城街巷狹窄,材料無法通過車輛運輸進來,只能通過人工一趟又一趟地搬進故宅,無形中增加了人力、財力的投入,延長了工期。
記者獲悉,此次修繕,鯉城區(qū)不惜重金從故宅產權人手上轉讓產權,后人搬離故宅,修繕后的施瑯故宅,其保護利用是泉州鯉城創(chuàng)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qū)的重要項目,鯉城區(qū)文旅局將組織編制施瑯故宅的整體保護規(guī)劃,推進故宅的安防、消防項目,方案已在報審中。
古井
施瑯故宅已完成修繕,正等待驗收通過。“之后,我們將組織故宅周邊環(huán)境整治項目立項,推動整體區(qū)域的文物活化利用,聯動周邊學校、文物、宗教等資源,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計劃推出一條關于儒、釋、道、將的文物主題游徑。”鯉城區(qū)文旅局工作人員說道。
獨具特色 飽含深厚文化底蘊
施瑯是晉江龍湖衙口人,明末清初軍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將領。康熙二十二年(1683)率師收復臺灣,晉封靖海侯;之后又力勸康熙皇帝派兵鎮(zhèn)守,設府管理,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施瑯畫像
康熙元年(1662),施瑯從同安總兵升任福建水師提督后,因其幕僚及遠近賓客造訪者門庭若市,原建宅第狹窄,不能滿足需要,遂在附近的一片空地構建新宅,即現在的施瑯故宅。后此宅一直為其后裔居住,保存至今。
據記載,施瑯故宅建于康熙元年,系官邸與民居融為一體的磚、石、木構造建筑,規(guī)模宏偉,建筑格局嚴密壯麗,頗具特色,是保留在古城內的一處重要歷史人物遺跡,是研究泉州清初傳統民居建筑十分寶貴的實物資料。1984年6月市文管會為其豎立保護標志,2001年6月公布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5月公布為福建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施瑯是祖國統一大業(yè)的重要歷史人物,以施瑯為代表的施氏一族對社會多有特殊貢獻。且故宅歷經滄桑,仍基本保持清康熙年間原建式樣,是研究清代早期建筑的重要的、寶貴的實物資料。”該工作人員表示,施瑯故宅有著歷史、建筑、藝術等多方面的價值,具有深厚的內涵,將發(fā)揮獨特的作用。
(海都記者 柳小玲/文 田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