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屆全省機關體制機制創新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結果揭曉,由鯉城區委組織部選送的《探索推行“大部制”協同工作機制推動多部門一體化融合運行》案例榮獲百優案例。
去年來,鯉城區立足古城保護任務重、新區開發強度大、機構編制資源緊缺等實際,積極探索有效路徑,按照“大組合、大協作、大服務、大作為”工作思路,創新試行“大部制”協同工作機制,打造人力資源統籌、行政成本精簡的多部門一體化融合運行模式,切實從機制上破解有效工作力量不足、干部擔當闖勁不強難題。
構建“1+N”組合結構
共享行政資源、協同高效辦公
鯉城區委辦、區直機關工委、檔案館組成區委辦組合;區委組織部、編辦、老干部局、黨校組成組織部組合;區總工會、團區委、區婦聯、區科協組成群團組合……“大部制”協同工作機制根據部門職能特點和緊密程度分類分塊,將42個區直單位分2批次整合成14個“大部制”協同組合,每個組合指定1個單位為牽頭部門,構建起“1+N”的“大部制”結構,在牽頭部門的帶領下實現組合內共享行政資源、協同高效辦公。
營造“統+分”工作格局
統一協同事項,分工完成工作
“大部制”協同工作機制以統一組建黨支部的形式實現組合內的統籌,組合牽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黨支部書記,統一負責組合內的可協同事項,并負責組合成立后日常協調、制度完善和工作運行等事宜。組合內協同單位在各方面全力支持牽頭單位,并按照任務分工完成各項協同工作,不斷提升黨建工作的新意和水準。
提供“優+調”制度保障
制定配套措施,建立完善機制
在制度保障方面,組合內的相關單位按照職責分工,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區委制定組合議事決策規則,通過建立完善相關機制,理順“大部制”組合“大”黨組與組合內各單位“小”黨組的工作關系。同時,配套跟進調整黨組織設置、派駐紀檢監察組監督范圍以及季度年度績效考評方法;優化調整辦公用房,14個“大部制”組合基本實現就近辦公,協同工作共享效果得到增強。
“大部制”帶來大整合,激發干部隊伍活力;“大部制”實現大變革,提速工作運轉效率;“大部制”建立大支部,促進黨建工作提升。自推行以來,“大部制”協同工作機制在共性工作融合、相近業務融合、工作人員融合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有效提升工作效能,激勵創優爭先的內生動力。(黃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