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踔厲奮發正當時,篤行不怠開新篇。為貫徹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進一步樹牢擔當實干的干部導向,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對標先進、行而不輟、勇攀高峰,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推出【擔當者】專欄,宣傳展現鯉城“擔當者”們的典型事跡、經驗做法,為實干者撐腰,為干事者鼓勁。
陳淑華是鯉城區鯉中街道通政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也是通政社區街巷的總巷長,曾獲得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全省抗洪搶險救災優秀鑼長、泉州市三八紅旗手、鯉城區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多方協調
跑出街巷提升“加速度”
小街巷,大民生。古城街巷不僅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更事關文化保護傳承。2020年,古城街巷市政管線綜合提升工程啟動,通政社區轄區的花巷、通政巷等13條街巷均納入改造。為助力古城街巷品質提升,陳淑華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帶領社區“兩委”干部入戶溝通,做足保障,助力古城街巷綜合提升跑出“加速度”。
“街巷改造需要深挖路面,我擔心房屋的地基受影響,埋下安全隱患。”在改造工程啟動前,通政巷一業主向社區和施工人員訴說擔憂,阻止工程施工。聽到消息后,陳淑華及時邀請施工隊專業人士,將整套打樁加固的做法詳細告知住戶,讓這位業主吃下了“定心丸”,確保工程施工順利進行。
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封閉道路給周邊居民和學校師生出入帶來諸多不便,為此,陳淑華強化“黨員護學崗”,增加護學人數,為孩子“暖心護航”;看到工人們日夜趕工、辛苦勞作,她又組織鄰里舉辦“冬·如約而至 暖·心在通政”活動,為工人們送去熱氣騰騰的餃子和冬至圓,讓他們感受到“通政人家”的溫暖。
暖心服務
拉近厝邊鄰里“一家親”
面對社區紛繁復雜的工作,陳淑華創建“3456”基層黨建工作法,帶領社區干部積極當好政策宣傳員、民情信息員、鄰里聯絡員、環境監督員、文明勸導員,及時解決問題、化解糾紛,提升居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陳淑華經常深入背街小巷,與居民群眾話家常,深化“鄰里情”,她聯系雅拉志愿團隊、青年志愿者協會、善緣堂結對幫扶轄區困難孤寡老人,定期走訪轄區內的困難居民,守望相助、友愛好“厝邊”的優良傳統在通政社區蔚然成風。老城區大多存在自來水管老化、更換困難等問題,陳淑華積極同共建單位泉州市水務集團協調爭取,為低保戶和困難家庭免費更換自來水管,切實解決群眾用水難問題。特別是疫情期間,陳淑華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沖鋒在前,日夜堅守,入戶排查、籌措物資,有力保障了居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一件件實事,把群眾的“強烈呼聲”變為“熱烈掌聲”!
在陳淑華看來,社區治理要喚醒居民的“主人翁”意識。為此,她牽頭創設“睦偶九號館”多功能共享空間,為居民提供活動空間;開展“四點半課堂”,解決家長接送難問題;引導居民自發組建提線木偶戲、非遺刺繡、居民音樂會等興趣團體,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她的帶領下,睦鄰友好、其樂融融的“家文化”逐步形成,“小亭花木故里間,政通人和展新顏”的美好生活畫卷在此展開。
鯉城區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