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不少鯉籍鄉賢紛紛回到鯉城與家人團聚,與往年相比,他們之中有些人多了一項特別的“任務”,便是不時前往鯉城轄區各河段,實地察看河道水質等情況。因為,他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一“鄉愁河長”。
去年11月起,鯉城全面推行“鄉愁河長”工作,在全區范圍內選聘心系故土、熱心公益的鄉賢人士、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包括企業家、社會名流、文化名人和具備兼職條件的公職人員、離退休干部等擔任“鄉愁河長”,參與鯉城河湖治理工作,以此凝聚鄉賢智慧、匯集鄉賢力量、留住鄉愁情懷。
經個人自愿報名、街道組織推薦等環節,鯉城共聘任“鄉愁河長”32名,任期三年,主要職責包括宣傳引導、建言獻策、協調推動和示范引領等工作。區河長辦工作人員介紹,推行“鄉愁河長”工作是對現有行政河長體系的重要補充,能夠更大程度凝聚鄉賢治理河湖的新力量,更好地激發廣大鄉賢情系鄉土、致富思源的鄉愁情懷,充分發揮鄉賢群體在基層河湖治理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助力鯉城幸福河湖建設。
鯉城區金山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吳文鋒便是鯉城首批“鄉愁河長”之一。正月初五當天,他早早起床出門,來到筍浯溪邊開展巡河活動,看著水清岸綠的筍浯溪,他很是欣慰,“如今,筍浯溪已經告別了黑臭現象,水質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春節假期等特殊時期更加不能放松,所以我更要常來看看。”
今年春節假期,“中國好人”史玉陽同樣忙碌,作為八卦溝清華段的“鄉愁河長”,他多次與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巡河查河活動,做好河道保潔及日常管護、路面垃圾清理等工作。“今后,我將積極履行‘鄉愁河長’職責,不斷提升工作執行力,助推家鄉河道管理。”史玉陽表示道。
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康黎英也是“鄉愁河長”,今年春節,她堅持到認領的晉江西溪臨江段及臨江街道內溝河開展巡河工作。退休前,康黎英在臨江街道伍堡社區工作了幾十年,對轄區情況十分熟悉,如今,她將以新身份繼續守護社區、守護居民。
自該制度推行以來,鯉城“鄉愁河長”們整合社會資源、力量,積極主動履行治水、護水職責,開展巡河工作,并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宣傳河長制知識,帶動周邊群眾參與河湖治理管護活動。接下來,鯉城將進一步發揮“鄉愁河長”示范引領和橋梁紐帶作用,加大河道清理保潔力度,努力形成河道管護新格局,助力河長制工作深入開展。(黃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