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上,《開講啦》節目播出,央視再次聚焦泉州,在《開講啦》“云端的青年代表”提問環節,一幅來自古城的唐卡畫卷,令眾多網友、觀眾大呼:震撼!
古城文創項目登上央視
網友直呼“震撼”
節目中,來自青海熱貢的唐卡畫師多杰扎西通過視頻連線,向全國觀眾展示了古城文創項目——“泉州海絲唐卡百米長卷”。記者了解到,該畫卷全長預計一百多米,包含“東方大港”“世界商埠”“多元文化”等10個主題,由14幅畫共同組成。節目中展示的正是“世界商埠”這一主題畫卷。
縱觀這一主題畫卷,只見港口里,萬國商船云集,古刺桐港貿易景象一派繁盛;古城里,寺廟宮觀矗立,寶物薈萃,市集熙攘,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半城煙火半城仙”的城市風韻盡數顯現。
更難得的是,透過畫卷還能一窺泉州多個代表性遺產點的風采。府文廟飛檐翹角,孩童們或許剛下了學堂,趕著去看熱鬧的拍胸舞;開元寺內,煙火繚繞,雙塔高聳入云;清凈寺門前,阿拉伯人引人矚目;市舶司內,外國商客前來報關,販夫走卒穿行其間;天后宮外,各國珍寶云集,各色“蕃人”忙著招攬生意;南外宗正司內,皇族群居于此,與平民為鄰……
節目中,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副主席姜波提到,“泉州之所以能發展成為一個重要海港,后面還有一個龐大的支撐體系,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臨港經濟。”這幅百米長卷,正是古刺桐港臨港經濟繁盛的生動注解。
據了解,該畫卷是由家住鯉城區西街甘棠巷的吳靜華牽頭策劃而成,她從青海不遠千里請來唐卡畫師,并邀請文史專家、藝術團隊擔任“智囊團”參與創作。因為唐卡所用顏料是由礦物石研磨成粉調和制成,色彩比普通顏料更加鮮艷,歷久彌新,因而作品整體色彩濃烈艷麗,十分壯觀!
歷時兩年創作完成
細微考究,經得起放大鏡“考驗”
“僅‘世界商埠’這一畫卷,就設計了十多個場景,足足畫了1388個人物。”吳靜華告訴記者,唐卡繪制是一個復雜精細的過程,“世界商埠”從開始創作到繪制完成,一共歷時兩年多,每個細微之處,都經過反復推敲,每個屋頂、瓷器、人物服飾的紋樣,都要細細勾勒。為了深度創作,吳靜華多次帶著畫師前往實地采風,并定期開展文化培訓課程,讓他們對泉州文化、建筑風格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觀賞唐卡最好用放大鏡來看!”吳靜華介紹道,唐卡線條繁復卻紋絲不亂,細節之處纖毫畢現,經得起放大鏡考驗。現場,記者透過放大鏡欣賞,哪怕是只有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青花瓷器,上面的水墨紋樣都十分精細,每一筆、每一根線條都清晰可見。
多杰扎西今年34歲,是吳靜華請來的第一位唐卡畫師,從初來泉州,知之甚少,到多次擔任講解員為四方來賓介紹,在一次次的學習和創作中,扎西對這座城市的了解不斷加深,此次能登上央視為古城“代言”,令他十分激動。“我來泉州三年多,這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十分宜居的城市。”扎西告訴記者,因為深愛這座城市,他還號召更多家鄉的朋友和學生來泉州,加入這個團隊,共同參與創作“泉州海絲唐卡百米長卷”。
目前,扎西正在帶領大家進行“東方大港”主題畫卷的創作。記者看到,畫布上,藍色的海洋占據了整幅畫的一大部分,兩百多艘來自世界各國的商船在海上停泊、遠航。“我們參考了許多的歷史資料,每艘船都是根據不同國家的特點繪制而成。”扎西告訴記者,“東方大港”篇章場景將更宏大、人物更多,還將融入順濟橋、德濟門等代表性遺產點。“它和‘世界商埠’可以拼接在一起,兩幅畫連接在一起,完整呈現‘東方第一大港’的風采,是宋元時期的世界海洋貿易中心的生動注解。”吳靜華表示道。(李瑩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