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鯉城區委書記劉林霜帶隊前往老城區部分社區調研“街巷黨建”工作實施情況。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許順達參加調研。
劉林霜一行來到開元街道紅梅社區,走進陽光議事廳、金牌調解室了解黨員樓棟長工作開展情況;深入紅梅新村小區,走訪社區志愿者服務驛站、便民服務點、新村漫畫墻等處,與小區內圍坐納涼的老人家交流,詳細了解社區實施“黨建引領,情暖夕陽紅”近鄰黨建項目工作情況,為社區努力打造黨建引領近鄰和諧特色小區的工作成效點贊。
劉林霜指出,黨員街巷長、黨員樓棟長就像居民群眾的“大家長”,他們來自群眾,服務群眾,深得大家信賴,成為基層治理工作的有益補充。組織部門和街道、社區要充分調動黨員街巷長力量,不斷擴充街巷長服務團隊適應面,推動其在鄰里協調、環境整治、資源對接、文明提升、宣傳講解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讓群眾在點滴變化中受益。同時,要總結經驗,推廣典型,提升制度落實的規范性、長效性,切實推動“黨員街巷長制”在鯉城落地生根。
隨后,劉林霜一行來到鯉中街道新峰社區、海濱街道海清社區金魚巷等地調研,一路走街串巷、進店入戶,與黨員街巷長、居民、商戶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街巷黨建工作開展情況,傾聽鄰里街坊意見建議,對熱心街巷工作、辛勤付出的“黨員街巷長”們表示感謝。
新峰社區選取三朝巷、古榕巷、舊館驛三條老街巷作為街巷黨建試點,充分挖掘街巷“忠、仁、禮、廉、和”的“賢文化”元素,發揮其治理育人功能,提升街巷黨建服務內涵和治理精細化水平;海濱街道將中山路示范段納入金魚巷街巷治理范圍,增設副街巷長、巷長助理等,通過實行“聯結資源、聯盟商戶、聯動共治、聯合服務”的“四聯”模式,推動金魚巷實現商業“興”、人氣“旺”、管理“優”、生活“樂”的目標。
劉林霜指出,新峰社區、海清社區結合轄區實際,創新工作模式,力促“黨員街巷長制”落細落實的做法成效值得肯定,希望各街道、社區積極整合資源,不斷充實街巷長、樓長管理服務團隊,深化“街巷議事廳”“民情接待站”“金牌調解室”等陣地內涵建設,發揮黨員引領作用,調動居民群眾參與社區、街巷治理的積極性,不斷傳承弘揚文明之風,講好講透街巷故事,打通黨建引領基層共治自治微循環,實現“小事不出巷子,大事不出社區”,為古城基層治理提供強大動力和保障,讓群眾更有感,城市更有愛。
今年以來,鯉城區以黨建引領基層共治自治為抓手,在全區全面推行“黨員街巷長制”。目前,全區共有59條街巷實行“黨員街巷長制”,形成文旅融合、金融助陣、組織聯建、河巷共治四種“黨員街巷長制”實踐路徑,將服務觸角延伸覆蓋街頭巷尾,今年來,共解決街巷問題322個,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