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泉州市古城辦獲悉,古城金魚巷“空間微改造”項目已經啟動,預計明年春節前完工。項目涉及金魚巷前段,位于中山中路和濠溝墘中間,共270米。改造方案由中國美院設計。
據史載,唐宋年間,因謝衙之人佩戴金魚袋,其府邸所在巷子被稱作“金魚巷”,其后人修建祠堂“金魚世第”。這條形成于唐宋年間的老街巷,歷史十分悠久。如今的金魚巷,建筑格局不一,巷道寬度變化大,最寬處可達10米,而最窄處僅為3米,支弄只有1米左右寬度。由于違法搭建和老房子年久失修,很多圍墻和建筑出現裂縫,有坍塌的跡象。
據介紹,改造將保持街巷原有的生態,對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水泥路面將恢復老石板條鋪地,延續古巷傳統韻味。犄角旮旯處,見縫插針地引入綠化。樓上陽臺窗外,鼓勵住戶種植花卉。空間稍大一些的地方,設置條石板凳和傳統老石器物件,增加居民休閑場所的同時,呼喚千年時光。夜景照明方面,突出重要節點,弱化內街燈光,依托現有街墻格局有節奏地進行渲染,通過點、線的布燈方式,達到面的光影效果,最終以立體的燈光方式呈現傳統閩南建筑的魅力。“改造后的金魚巷將更有韻味,與泮宮、府文廟等點串聯,打造古城慢生活街區。”金魚巷微改造項目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記者殷斯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