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8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文/圖)瞻仰歷史遺跡、感受非遺文化、欣賞濱海風光……28日,2024年福建省“新時代好少年”走進泉州市惠安縣開展禮遇研學之旅,在“沉浸式”參觀學習中,感受歷史文明,領略優秀傳統文化。
2024年福建省“新時代好少年”研學活動走進泉州惠安
在惠安縣崇武古城,好少年們沿著古老的城墻緩緩前行,感受著積淀數百年的歲月痕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瞻仰戚繼光石像,了解我國古代海防的重要體系和抗倭名將戚繼光忠勇報國的歷史故事。走進崇武古城內的礦博物館,水晶、紅寶石、藍銅礦、鐘乳石等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件天然礦石琳瑯滿目,讓少年們近距離感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少年們走進崇武古城
少年們在崇武古城礦博物館觀賞天然礦石
據悉,崇武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是中國現存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以其保存完好的城墻和獨特的山海防御體系,成為中國海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年來,惠安縣啟動崇武古城保護活化利用工程項目,深入挖掘當地極具閩南特色的海絲、海防、海洋文化,并創新打造旋轉圖書館、海景多功能餐廳等特色體驗項目,逐步從單一的觀光型景區向休閑度假復合型景區轉變。
古城、石雕、海岸的獨特魅力給少年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崇武古城依山傍海,風景很美,在講解中我還了解到古代抗倭歷史,既了解到當地文化也開拓了我的眼界,回學校后我也會將研學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同學們。”廈門第六中學的學生翟星云說道。
惠安雕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雕刻技藝巧奪天工,有“世界石雕之都”“中國雕藝之鄉”的美譽。少年們探訪了大觀影雕非遺藝術館,館內陳列的一件件精美作品讓他們驚嘆不已,在工作人員介紹中詳細了解影雕的制作工藝、選材要求,實地感受影雕的魅力。
少年們嘗試影雕制作
“篤篤篤篤篤……”少年們圍坐在工作臺旁,拿著合金鋼針在石板上專心致志地敲鑿著,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影雕作品。
“這是我第一次親手制作影雕,感覺非常有趣,但是要做好其實還是有難度的,我在模板上雕刻了20幾分鐘才完成了一半。”來自晉江市華僑中學的學生姚啟昕告訴記者,在參觀過程中他近距離感受了雕刻藝術之美和匠人的高超技藝,也在親身實踐中明白要掌握這門非遺技藝需要很大的恒心與毅力。
活動期間,少年們還參觀了參觀城西研學教育基地,深入了解惠安石雕、惠安女服飾、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等,感受惠安非遺文化的魅力。
主辦方表示,舉行研學活動,是黨委政府禮遇“新時代好少年”的具體體現。這些“新時代好少年”是在全省各地各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中層層推薦產生的,他們勤奮好學、向上向善、勇于擔當,在恪守學生守則、弘揚家庭美德、遵守社會公德等方面為全省廣大未成年人樹立了學習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