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歷史悠久,傳統文化積淀深厚,目前已形成了以雕藝產業、文化旅游、演繹娛樂、出版印刷等為主體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新引擎。在日前泉州發布的通報中,惠安縣2022年度文化產業發展績效考核指標以較大優勢獲評全市考核第一層次第一名,此外2023年度還成功爭取到2024—2025年度福建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700萬元,2023年1—11月,全縣規上文化企業營收增長率8.67%,在年內首次實現由負轉正,文化產業向好勢頭強勁。
壯“龍頭” 文化企業向新圖強
生產紙袋竟然也能上市?在惠安,就有這樣一家印刷出版行業的文化企業——福建南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6月成功登陸創業板,成為名副其實的“紙袋大王”。
南王科技主營業務為環保紙袋及食品包裝等紙制品包裝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說起其服務和合作的客戶,大多耳熟能詳,包括百勝、華萊士、麥當勞、美團、耐克、阿迪達斯、無印良品、特步、安踏、優衣庫、COACH、Uber Eats、來伊份、海底撈等上百家國內外知名消費品牌。
從2010年成立至今,從一家小企業發展成為上市公司,南王科技的產品有何勝利的法寶,能獲得眾多知名品牌的青睞?
福建南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鄭詩怡 攝)
“公司具備從產品創新,到技術工藝研發,再到設備研發升級的一體化研發創新能力,已形成了高效的‘研發成果到規模化制造’的轉化體系。”南王科技董事長助理張曉輝介紹,公司目前擁有已授權境外專利5項、境內專利63項,具備較強的工藝創新和設備創新能力。
“比如,內折小U袋技術,通過對設備工藝的改進實現小U袋全自動化生產,相比同行業具備明顯的速度優勢,還大大節省了紙張和膠水的材料,可以降低生產成本。該套設備目前已迭代更新至第五代。”張曉輝說。
無獨有偶,惠安華峰盛石業雕刻有限公司被評為第六屆福建省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之一。2019—2022年度該公司的主營收入均以31%以上的幅度遞增,利潤總額以20%—30%的幅度增長,年凈資產平均收益率超過12%,朝著集團化方向發展。這是該公司獲評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榮譽的關鍵指標之一。
“以雕刻為基礎,公司目前的業務已延伸涵蓋石材創作、城市雕塑、寺廟古建、建筑幕墻、園林景觀、陵園墓碑、市政橋梁等工程。”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和平表示。
企業向新圖強,不斷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帶來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效益的持續提升。
海絲電影小鎮一角(惠安縣文改辦供圖)
據了解,惠安現有88家規上文化企業。除上述兩家企業外,另有振昌園林、大觀雕藝、大唐石刻、和祥雕塑、鼎立雕刻等5家公司獲評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大唐石刻有限公司還獲評泉州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佳企業稱號。依托海絲電影小鎮,惠安縣上榜全省首批20個重點影視外景拍攝基地,惠安風車島、半月灣入選泉州市首批10個海洋文化重點影視拍攝取景點,惠安縣文改辦還獲評“世遺泉州”城市禮物設計大賽、“福獅”文創設計大賽“優秀組織獎”榮譽,形成以影視拍攝為載體、惠女文化為靈魂、雕藝文創為增量的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育“新芽” 文化項目多點開花
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目前,惠安多個文化產業項目建設鼓點鏗鏘,呈現齊頭并進、多點開花的良好態勢,助力文化產業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邁上新臺階。
狠抓大項目,其中崇武古城保護活化利用項目引人關注。惠安縣計劃統籌做好崇武古城傳統建筑修繕、城墻五米線保護范圍內房屋征遷、管網落地、古街巷修復、夜景工程規劃設計等工作。建成后,古城內將形成集觀光步道、休閑度假、體驗屯兵文化和惠女精神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綜合體。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一期房屋征收,二期房屋征收正全面推進。
注重精提升,其中雕藝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作為惠安的重點項目之一,將更好地促進惠安傳統雕藝產業轉型升級。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將打造成集環保生產、循環利用、創意設計、金融服務、展示展銷等為一體的標準化、智能化、集約化的石雕產業環保型全國性標桿示范綠色產業園區,推動解決粉塵污染等制約雕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問題。
打造新品牌,“惠女精神”是惠安引以為豪的文化IP。為進一步傳承弘揚“惠女精神”,惠安大手筆規劃建設惠女精神傳承旅游基地,占地面積超2萬平方米,總投資4.58億元。項目已于2023年9月開工,建成后將成為惠安國家級非遺活化傳承基地和城市會客廳,帶動全域旅游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惠女精神傳習地效果圖(惠女精神傳習地建設工程指揮部供圖)
在重點文旅項目建設上下功夫。據了解,2023年,惠安持續推進縣級53個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已累計完成投資32.76億元,簽訂文旅項目正式合同49個、總投資額206.82億元,惠安崇武古城活化利用、小岞生活藝術島環島藝術慢道、惠女精神展示館工程、惠安縣科山“雙碳”示范基地、雕藝循環經濟產業園等項目被列入市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同時,通過組織申報、實地走訪,推薦的“海絲”非遺工藝展示館、福建樂道行遠研學非遺實踐基地建設項目獲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補助,一批文化文旅項目扎實推進。
科山“雙碳”示范基地綠道節點效果圖(惠安縣文旅局供圖)
釋“動能” 文化政策綜合發力
“惠安計劃通過未來兩年的努力,力爭讓文化產業增加值超160億元,年平均增速超13%,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0%。”惠安對未來文化產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
近年來,惠安縣以建設文化強縣為目標,相繼出臺推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及獎勵措施、關于促進雕藝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民宿發展的意見、石木玉雕作品版權保護工作方案等系列扶持政策,設立“惠安縣雕藝文創人才基金”,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不斷涌現。
全國工藝品制作(石雕工)職業技能總決賽在惠安縣舉辦。圖為選手創作現場(惠安雕藝文創園供圖)
從雕藝文化產業方面看,日前,2023年全國輕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工藝品制作(石雕工)職業技能總決賽就在惠安縣舉辦。通過舉辦系列活動,惠安持續發揮“世界石雕品牌效應”,提升地方文化產業內涵。同時,深入實施“人才賦能發展”工程,舉辦“惠安雕藝人才高級研修班”“2023年互聯網營銷實用技術人才培訓班”等多場次人才培訓活動,進一步推動雕藝從業者的技藝水平和綜合素質。組織企業、工匠參加多項賽事。其中,在“第四屆福建省工藝美術創意設計大賽”上惠安榮獲4金、8銀、11銅和優秀獎13件,石雕作品總攬單項類別全部金獎,充分展示惠安縣雕刻的精湛技藝和創新精神,有力推動雕藝文化產業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文化產業的發展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推動GDP增長。下階段,惠安還將著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業,推進一批文化產業重大項目和平臺建設,集聚一批文化產業人才,使文化產業成為引領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和重要增長極。(陳秋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