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選擇:惠安一女懷雙胞胎血小板卻遠低剖腹產要求
最后下定決心的小林,于昨日下午將妻子轉到福州治療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妻子張雪娥懷有9個月的身孕,而且是一對雙胞胎,對惠安東嶺人小林來說,幸福就要來了。
但,命運弄人。張雪娥懷孕后,血液中的血小板驟降,一度低至0,醫生診斷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癥,而要進行剖腹產,血小板要求要達到50單位左右,否則大人和孩子都會有危險。
事關三命。昨日,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看著病榻上的妻子,小林很是糾結。
幸福不遠,想抓卻難
眼看到了預產期,醫生卻告訴他們,張雪娥血液的血小板還是很低,遠低于手術需要的條件
病床上,挺著大肚子的張雪娥鼻孔插著輸氧管,手上打著點滴,丈夫小林在一旁悉心照顧。
懷著雙胞胎的妻子已經到了預產期,但小林無法像正常人那樣高興,因為在這個節骨眼上,醫生告訴他們,張雪娥血液的血小板還是很低,遠低于手術需要的條件,醫院不敢貿然動手術,讓他們轉到福州條件更好的醫院。
提起自己的病,張雪娥說,她16歲時,就查出血小板比常人低,常會出現淤青,身上傷口恢復也比較慢,懷孕后,血小板變得更低了。對于肚里的兩個小生命,她的心情顯得十分復雜,“希望兩個孩子可以平安出生”。
小林說,住院半個月以來,除了配合醫生的治療外,他還跟泉州市中心血站聯系,但妻子所需的B型血小板庫存不足,而且,妻子不僅產前需要B型血小板,剖腹產手術中及術后恢復,都需要大量的B型血小板,泉州市中心血站方面無法滿足小林和醫院的需求。
“家人想獻血,但醫院要求捐獻者必須在1至2年前有過獻血經驗,我們都不符合。”小林情緒很低落,“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可以救救我的妻子”。
轉不轉院,糾結選擇
小林說,想把人送過去,又怕那邊也無能為力,那不是白忙活了嗎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方面的態度已經很明確,張雪娥應該及時轉至福州條件更好的醫院,情況已經刻不容緩,去的話還有一線希望。
但這一消息,讓小林一家非常糾結。張雪娥的妹妹說,“我姐姐隨時都會生產,我們貿然將人送去福州,萬一醫院不接收的話,我們上哪去”。“想把人送過去,又怕那邊也無能為力,那不是白忙活了嗎?”小林也很擔心,萬一福州那邊的醫院不接收妻子,那可咋辦?
不過,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楊醫生認為,醫院不可能拒收病人,并鼓勵小林趕快將妻子送過去。該院朱醫生也認為應該盡快轉院,“手術風險很大,血小板太少會出現大出血,去福州那邊比較有把握”。
醫生們的話終于讓小林一家人下定決心。昨晚8時許,小林致電記者稱,他們已經將張雪娥轉入福建協和醫院的婦產科,辦完住院手續后做了身體檢查,預計這兩三天做手術,“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希望母子平安”。(本網記者張帆 本報記者 呂波 文/圖)
□醫生說法
血小板減少患者是不建議懷孕的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楊醫生說,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為100~300單位,血小板在止血、傷口愈合、炎癥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昨日上午經過檢測,張雪娥的血小板只有6單位,離可以剖腹產的要求還很遠,至于血小板減少的原因,醫院沒有診斷結果。楊醫生說,自從張雪娥入院以來,院方已經試了所有可行的辦法:丙球治療、激素沖擊治療,最后甚至直接給張雪娥輸血小板,但依然未見起色,而像張雪娥這種情況,如果貿然進行剖腹產手術,將會出現血崩,不僅孕婦危險,小孩也可能不保。
楊醫生解釋,血小板減少患者,是不建議懷孕的,因為患者本身免疫系統就差,懷孕會加重病情,使血小板降低,還有就是生產時容易導致大出血,會危及生命。
“現在已經不是有沒有足夠B型血小板的問題,關鍵是給張雪娥輸了B型血小板后,情況還是很糟,輸的血小板都被體內產生的抗體統統破壞了,因此婦產科不敢做這個手術。”醫生說,而福州條件更好的醫院,“血源更豐富,水平也更高一些”。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