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質疑為何多次產檢未檢出醫院稱無責惠安縣衛計局已介入
懷胎十月,生下的女嬰卻渾身是病,洪女士一家很難接受,在他們所提供的檢查報告中,一份由泉州德誠醫院送檢,最終由第三方檢驗中心出具的《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結果》顯示,胎兒三體風險均為“低風險”,“檢查這么多,都沒檢查出來什么,怎么現在會這樣”,洪女士一家很氣憤。
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結果
此外,洪女士一家翻看四份超聲檢查報告,一個鐘姓醫生出現三次,但每次的簽名字體都不一樣,另外一位吳姓醫生出現兩次,簽名也差別很多。洪女士一家也就此質疑,泉州德誠醫院在檢查過程中是否存在過錯。
洪女士一家對4份報告的簽名有疑問
為此,閩南網記者也聯系到泉州德誠醫院,該院客戶服務部的一名工作人員昨日上午電話回復記者,稱在經過與院方領導溝通后,給出的回應是:
首先,該產婦為高齡產婦,其本身并發癥機率就比較高;
其次,超聲檢查除了六大致死性畸形之外,胎兒手、足等部位畸形并不能查出;
再者,院方也建議洪女士一家,如堅持院方對此有責任,也可以走法律途徑解決。
而對于超聲醫生簽名的質疑,該工作人員后回復短信稱,“彩超醫生簽名都是當班醫生自己簽的名”。
而在事發后,惠安縣衛計局也已介入。該局醫政科工作人員朱先生介紹,在4月中旬,洪女士家屬就已經向該局反應此情況,他也到醫院實地了解,但是鑒于雙方分歧較大,他也建議洪女士一方,通過向衛計局方面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或到法院進行訴訟的方式進行解決。
專家
超聲檢查影響多 很多情況難以判斷
就此,記者也聯系到泉州市區某醫院超聲科負責人,該負責人介紹,產檢過程中,因為影響因素較多,并不是所有的情況,都能夠看得清清楚楚。
該負責人同時說,目前,產檢超聲檢查最主要的是排除衛生部規定的六大致死性畸形,而大多數醫院在進行超聲檢查之前,都會跟孕婦及家屬簽訂知情通知,提示超聲所能檢查出及不能檢查出的范圍,并讓孕婦方簽字。
昨晚,記者也從陳先生家屬了解到,他們已到惠安縣衛計局溝通,探討后續處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