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世界石雕之都”惠安正式授牌儀式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這是繼“東亞文化之都”稱號之后,泉州縣域城市囊括的又一個世界級榮譽稱號。
“世界石雕之都”花落惠安
申報歷經5年
2011年,惠安縣委、縣政府指派分管領導赴北京,向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提出幫助申報“世界石雕之都”的請求。2012年6月,惠安制定了《關于促進石雕石材產業發展的扶持措施》,大力扶持相關產業發展。2013年,惠安啟動“大師工作室”、“大師文化企業”創建,打響惠安雕藝品牌。2014年年初,惠安縣政府向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提出書面申請,正式啟動申創工作,并于當年7月份接受國際專家第一次考評。2015年5月,惠安縣又順利通過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國際專家組的終評。10月17日,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向惠安正式授牌。歷經5年,“世界石雕之都”由此誕生。
據了解,惠安摘得首個“世界石雕之都”的稱號,得益于惠安深厚的文化底蘊、石雕技藝以及石雕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惠安按照傳承與創新互促、產業與文化互動的原則,加快推動石雕產業轉型提升。
如今,當惠安踏響邁向世界石雕之都的步伐時,面對更多的是雕刻藝術在全球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未來,惠安將從技術進步、人才培養、文化創意、市場開發、產業延伸等多方面、多層次地謀劃雕藝產業的發展。
展南派雕藝
10月17日,惠安在中國最高藝術殿堂——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接受“世界石雕之都”的牌匾,還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為期十天的“心造天成——中國惠安南派雕刻藝術展”。此次大展展出的有黃泉福、鄭國明、王經民、王向榮、劉國文、蔣杰雄等55名工藝美術和石雕藝術大師及民間藝人創作的100件作品,少長咸集,多元并置,向海內外人士展示惠安南派雕藝無與倫比的魅力。
“此次展覽是惠安雕藝首次走進國家博物館,也是地域性工藝品首次在國家博物館展覽展示。”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部戚主任如是評價。惠安雕藝產業的巨變之門已經打開,相信從這個世界級榮譽出發,惠安將給世人帶來更多驚喜。
大師話傳承
“世界石雕之都”稱號花落惠安,也引起了泉州企業家的關注與熱議。
國明雕刻藝術園藝術總監鄭國明表示,“世界石雕之都”花落惠安,對當地企業的影響是很大的。首先會在國際上進一步擴大惠安石雕企業的品牌影響力,穩定老客戶,吸引新客戶,增強客戶信心,企業總體交易水平有所上升,國際訂單有所增加。同時,這一榮譽將有利于石雕技藝的傳承。當前總體社會風氣比較浮躁,能靜下心來學習一門手藝的人并不多,但石雕技藝獲得國際認可后,將會吸引一些在校的高素質人才加盟石雕隊伍,增加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些從學院走出來的高素質人才,學習能力強,對中國文化的內涵有較高的領悟,對石雕技術的傳承大有裨益。
鼎立雕刻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向榮表示,如今惠安石雕正面臨著發展的瓶頸,惠安被評為“世界石雕之都”,將有利于探索、智造惠安石雕藝術發展的新方向。能讓惠安本土的雕刻家、石雕藝術的愛好者們與外來的雕塑藝術家們走在一起,共同交流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傳統與當代作品,又能對企業的發展打造一個較高的發展平臺和積累更多無形的藝術資源。
目前,惠安縣擁有石雕等雕藝企業843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2家,從業人數超過10.8萬人。惠安雕藝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中東、歐美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實現產值182.5億元,占工業總產值13%;產量、銷售額、出口額均居全國同行業前列。惠安雕藝已形成集雕藝設計研發、加工安裝、銷售服務等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并延伸拓展玉石雕刻、建筑裝飾裝修產業,成為全國雕藝產業規模最大、生產加工能力最強、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莊燕 謝凱)
來源:惠安縣委宣傳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