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吸油煙機進入中國以來,其笨重的身影和“嗡嗡”的噪音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經過20多年的發展,吸油煙機進入千家萬戶,從笨重到時尚、簡潔,經過幾次的變革,但油煙機的發展始終未跳出油網外露、外形不美觀的“怪圈”。直到海爾深腔變頻吸油煙機的出現,才打破了這一行業局限。其采用的行業首創深腔變頻式設計,不但解決了油煙外溢、噪音大的難題,也開創了油煙機油網“由外露到內凹”的變革。
用戶需求推動油煙機深腔式設計
追根溯源,在南風窗勁吹的改革開放初期,吸油煙機產品如雨后春風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當時的第一代油煙機叫排煙機,安裝在櫥柜窗口上,由三角鐵組成,電機帶著葉子轉,能起到排煙的作用,但噪音很大。”業內人士稱,在這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油煙機雖然歷經了三次變革,從粗糙到精致簡潔、從笨重到時尚高效,但是油煙機油網外露導致的外形不美觀和油煙外溢的難題始終沒有解決。
早在2009年,一場油煙機的技術變革就已經開始。“當時通過網上調查問卷和電話回訪,發現用戶特別希望改變這種現狀。”海爾廚電的研發人員告訴記者,通過調查回訪他們發現,大多數用戶在使用油煙機時更喜歡外觀時尚簡潔、油煙不外溢、噪音小的產品。而怎樣打破這一局限,卻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作為當時深腔變頻吸油煙機研發團隊的負責人,工程師付剛告訴記者,吸油煙機經歷過三代技術變革,但油網始終呈倒錐形。“這不但導致油網外露,影響油煙機的美觀,還容易導致油煙外溢、攏煙效果差,而且油煙碰觸的油網上容易引發刺耳的哨聲。”付剛稱,考慮到用戶的實際需求,他們大膽地提出一個設想,就是將倒錐形的油網設計成深腔式內凹型。
1500次實驗成就舒適廚房體驗
記者了解到,敲定此次創意后,研發深腔式吸油煙機便成了他們工作的首要任務。期間,他們根據用戶反饋的需求進行反復論證,設計出了幾十套方案,并反復地進行修改、設計,最終在2010年5月份完成了深腔變頻吸油煙機的大體結構。同年6月份,開始了長達540多天、1500多次的實驗。
“任何一款產品要想進入到用戶手中,在出廠前都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殘酷實驗。”工程師付剛告訴記者,通常他們將這次實驗稱作為“魔鬼實驗”,而這一苛刻的要求既是對用戶負責,也是海爾產品“零缺陷”制造體系的體現。“在長達1年半的時間里,不停地對食用油加熱,然后再噴入水,形成大量的油煙,如此,每天進行3次實驗,1年半的時間就相當于反復實驗1500多次,用來考驗油煙機的吸油煙效果。”付剛告訴記者,經過大量的實驗證明,這款深腔變頻吸油煙機不但解決了油網外露影響美觀的問題,而且攏煙效果強,解決了油煙外溢的難題。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在靜音效果上深腔變頻吸油煙機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案。深腔式設計配合行業首創的變頻技術,使得油煙機的最低靜音效果達22分貝,提高了用戶的使用舒適度。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邴旭衛曾表示,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電企業不但要保證產品質量,更要提升創新研發實力。而海爾廚電能夠不斷創新,從發現用戶需求到滿足用戶需求,并且在制造“零缺陷文化”體系下,始終給用戶帶來更加美好的生活體驗,引領行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