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白色家電產業的主導權由歐美轉向日本、韓國,進而轉向中國的趨勢更加明顯。海爾在發達國家市場收購的不僅是生產設施、市場網絡,還有技術專利和品牌資源。
海爾集團(下稱“海爾”)昨天提高對新西蘭最大家電制造商斐雪派克家用電器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斐雪派克”)的要約收購價,斐雪派克的獨立董事接受了1.28新西蘭元/股的新價格。海爾因此將獲得斐雪派克超過50%的股權,收購成功在望。
這是繼收購日本三洋電機之后,海爾在發達國家發起的又一宗并購案。帕勒咨詢有限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認為,全球白色家電產業的主導權正由西方逐步轉移至東方。
海爾全面增持斐雪派克的要約收購行動上月啟動,要約文件已于9月26日寄送給股東。文件規定,要約將于2012年11月6日下午5點(新西蘭時間)結束。海爾通過全資子公司海爾新西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發出每股1.2新西蘭元的現金要約。
這一價格遭到斐雪派克獨立董事的反對。他們認為,第三方咨詢公司的意見是,斐雪派克的合理股價應該在1.28~1.57新西蘭元之間。
昨天,海爾改變了上周堅持原價的態度,將要約收購價提高約6.7%至1.28新西蘭元/股,達至咨詢公司建議價格的下限。變更要約通知將于今天(19日)發送給斐雪派克的股東。
三家機構投資者ACC、AMP和HarbourAssetManagement將接受提價后的要約,分別持有斐雪派克7.2%、4.7%、2.4%的股份。
僅次于海爾的斐雪派克第二大股東AllanGray此前已經接受了海爾的要約。而海爾2009年起就已持有斐雪派克約20%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一旦海爾收到AllanGray、ACC、AMP和HarbourAssetManagement對要約的接受,海爾將獲得足夠的要約接受,從而滿足了要約最低接受率為增持到多于50%斐雪派克股份的條件。
此外,斐雪派克的獨立董事會已經同意推薦股東們接受海爾將價格提高到每股1.28新西蘭元的要約。海爾新西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海爾白電集團總裁梁海山說,海爾在獨立董事會的全力支持下推進股份增持十分重要。
梁海山還說,1.28新西蘭元/股的要約價格相比要約前斐雪派克的股價溢價71%。“這將給股東提供確定性和實現現金投資回報的機會,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這非常有吸引力。”
這一要約仍有待中國、新西蘭等國有關政府部門的審批,包括新西蘭海外投資辦公室的批準。
海爾表示,此次增持是海爾全球化品牌戰略發展的重要步驟之一,海爾和斐雪派克更進一步的合作將有助于海爾繼續強化全球競爭優勢,在競爭激烈、充滿挑戰的全球市場中保持領先和增長。
斐雪派克創立于1934年,在新西蘭、澳大利亞同時上市,2012財年總收入為10.38億新西蘭元,員工將近4000人,生產基地分布于新西蘭、美國、意大利、墨西哥及泰國,產品銷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海爾在斐雪派克董事會有兩個席位。
羅清啟認為,全球白色家電產業的主導權由歐美轉向日本、韓國,進而轉向中國的趨勢更加明顯。海爾在發達國家市場收購的不僅是生產設施、市場網絡,還有技術專利和品牌資源。海爾正成為影響全球白電產業競爭結構的主導力量之一。
青島海爾(600690.SH)9月11日曾公告稱,考慮到海外并購的風險,放棄收購斐雪派克的優先選擇權。業內猜測,海爾完成對斐雪派克的要約收購后,未來適當時機會將之放入青島海爾。海爾對此沒有做出正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