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建設工程施工現場,車來車往、塔吊矗立、機器轟鳴作響,廣大施工人員一手抓安全、一手控質量,工程建設如火如荼,一派緊張繁忙的景象,園區變化日新月異。
產業園綜合樓前廣場
12月19日上午,沐浴在冬日暖陽下的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朝氣蓬勃,嶄新的綜合樓前廣場恢宏大氣,綠植郁郁蔥蔥、各式鮮花點綴其中;入駐企業辦公區內,員工們三五成群忙著操作儀器、調試設備;標準園區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忙忙碌碌、爭分奪秒,項目建設“蹄疾步穩”。
沿著二期園區主干道往里走,只見標準園區A區施工現場,大部分建筑樓體已退去“綠衣”,露出全新的玻璃幕墻,連接各樓棟的空中連廊系統已初見模樣。一旁的園區配套博澤幼兒園建筑樓體也基本完工,草坪之上靈動的“身姿”很是吸睛。再往里走,遠遠就能看到標準園區B區里8棟建筑“綠衣”上掛著醒目的“封頂大吉”,七八臺高聳的塔吊配合著施工隊伍、運輸車輛,井然有序地忙碌著。
走進最東邊的標準園區C區,頭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員均在各自崗位上埋頭忙碌著,干勁十足,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有條不紊地施工作業。同時,現場大型塔吊、施工電梯、機械設備高速運行,各項建設工序穩步推進。
“整個產業園經重新規劃后,總占地達4230畝,規劃范圍拓展了4倍。其中,二期項目列入市級試點的占地656畝。我們按照‘連片開發、做大規模’思路,掛圖作戰、每周會商、全速推進,今年來完成投資1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126.8%,新建標準廠房及配套48.5萬平方米,增長了151.3%。”豐澤區高新產業園區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程遠揚向記者介紹道,產業園大力推動工業上樓、工業回歸,著力打造集生產、研發、辦公、設計、物流、公共服務配套等為一體的都市園區,努力實現“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產業群”。
在園區南邊的機器人產業園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中試基地一樓辦公區,記者身陷十多臺機器人的“包圍圈”中,有用于自動巡檢的、用于自動裝載運輸的、用于實時計算運動量的……這些機器人形態各異,功能一個比一個強大。辦公現場,工作人員幾人一組,正圍著各式機器人進行設備調試、系統維護,緊張而忙碌。
“機器人產業園已投用并落地了先進制造院的中試基地,并孵化了通維科技、工研智高、維靈機器人等企業。同時引進先進制造研究院的合作項目,包括河鋼、華電等。目前,河鋼工業技術已在園區落地數字增材制造基地,為泉州的紡織鞋服行業提供3D模具打印服務。”豐澤區高新產業園區管委會招商股股長許黃欣表示,園區堅決按照“邊建設、邊招商、邊運營一體化推進”的工作理念,同步開展招商工作,目前已入駐企業237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5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6家。
今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豐澤區堅持把園區標準化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圍繞“政策、節奏、實效”三個關鍵,集全區之力、聚全區之智全面攻堅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截至目前,機器人產業園6棟廠房已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標準園區A區工業互聯網產業園6棟建筑基本落架,B區智能制造產業園8棟廠房和配套建筑已全面封頂,C區數字貿易產業園5棟建筑預計明年1月份全面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