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豐澤區舉行慶祝第38個教師節暨先進表彰大會,表彰全區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等,動員全區上下進一步匯聚抓教育的強大共識和磅礴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區領導黃文勝、高金全、劉燁明、上官藍波、鄭燕然、黃隊強、葉春泉、賴尾興,區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吳志雄、秘書長賴輝煌,區直有關單位、各街道主要負責人,區屬各公辦學校校長、園長及優秀教師代表參加。會議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會議上,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區委書記黃文勝作講話,他代表區四套班子向全區教師、教育工作者和離退休教職工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受表彰的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關心、支持豐澤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以及疫情期間奮戰“疫”線的廣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黃文勝指出,要堅持發展高質量教育。全區上下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決扛起責任,盡最大努力辦好讓廣大群眾認可、造福千家萬戶的教育。要堅持“學有所教”“學有優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培根鑄魂育新人。要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把教育的發展同城區發展、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持續擦亮“教育強區”品牌,在教育目標、教育能級、育人水平等各方面樹立更高標準,以教育優勢贏得城市未來的教育。
黃文勝要求,要堅持發展高質量教育各項舉措。要在教師隊伍建設上體現新擔當,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發展教育事業的關鍵,對標“四有”好教師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培養更多的名校長、名師、名校。要在教育均衡發展上展現新作為,全方面協調發展各類教育,科學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建立與核心區地位相匹配的教育發展水平;要軟硬齊抓,硬件上堅持規劃先行,合理布局各類學校,高效配置教育資源,落實好教育項目建設、資金保障等工作,軟件上在師資力量、體制機制、名校帶動、特色辦學等方面,及早謀劃、全面優化。要在教育教學改革上實現新突破,在“雙減”落實、教師管理、教育評價等方面有效探索,形成更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要積極探索“雙減”政策下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減負提質增效,讓老師們有更多的時間回歸課堂、潛心教學。
黃文勝強調,發展高質量教育要匯聚育人的合力。全區上下要積極倡導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為教育辦實事、為教師解難事,共同把教育事業辦得更好。黨政要一以貫之地重視教育,傳承和發揚“優先發展教育,舉全區之力辦好教育”的優良傳統,主動扛起“教育書記、教育區長”的責任,優先保障教育支出。部門要千方百計地力挺教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規劃編制、項目實施、人才引進、編制調配、疫情防控、安全保障等方面向教育傾斜,努力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做到學校事項優先辦理、教師待遇優先落實、學生需要優先滿足。社會要一如既往地關心教育,積極宣傳教育戰線上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心教育、處處尊重教師的濃厚氛圍;要進一步做大做強區教育發展基金會,動員和鼓勵社會各界廣泛開展捐資助學活動,整合社會力量,支持教育發展,將尊師、愛師、敬師轉化為自覺行動。
區委副書記、區長高金全主持第一階段會議,他強調,要始終保持“做學生愛戴的老師”這一操守,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自覺踐行“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的標準,以堅定的信念、深厚的學識和真心真情,爭當學生理想信念的引路人、授業解惑的大先生、至善至美的好園丁,齊心協力把豐澤教育事業推向優質均衡發展新階段;區委、區政府將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從生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要始終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導向,持續實施學校建設擴容、教學質量躍升、義務教育普惠、教育環境穩定、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等系列專項行動,擦亮“教育強區”品牌,為構建“五城五區”提供人才智力保障;積極鼓勵社會各界賢達人士繼續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大力支持教育基金會發展,踴躍投資興學、捐資助學。要始終秉持“建百姓門口的名校”這一目標,教育系統要集中心思、集中精力、心無旁騖狠抓教育質量,專注于辦學建校,專注于發展提升;學校內部要在規范辦學、精細管理上下功夫,堅持“內涵+特色”發展,形成鮮明的豐澤辦學理念和風格;學校之間要加強教育合作,推動優質資源共建共享、互融互促,打造一批具有豐澤特色的品牌學科和品牌學校,增強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能力。
第二階段會議上,宣讀了《關于表揚2021-2022學年度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和先進德育工作者的通報》,向2022年度泉州市“教育世家”代表頒發牌匾,向2022年福建省特級教師頒發證書,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先進德育工作者代表頒獎;受表揚表彰對象代表上臺作發言。
一直以來,豐澤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圍繞打造高質量“教育強區”目標,采取一系列超常舉措,深化教育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下大氣力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近十年累計投入31億元,教育支出成為全區財政第一大支出,區教育發展基金會累計為全區教育事業籌集資金2.64億元,新改擴學校46所,新增優質學位近3萬個,先后獲評“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全省首批“教育強區”等多項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