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教育作為群眾關心的問題被列入未來五年重點解決的重要民生問題。近日,《豐澤區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實施。
《實施方案》提出,按照以區統籌,改造薄弱、均衡發展的要求,以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資源為重點,以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為載體,堅持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積極推進的原則,堅定不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建立具有鮮明豐澤特色、結構完整、布局合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現代教育體系,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使全區教育事業水平居全省全市前列。
工作目標
2030年全面實現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
通過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省、市級評估,加快教育整體水平健康持續發展,堅持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以改善辦學條件為重點,以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均衡配置長效機制為保障,以加強和改善教育優質資源管理為途徑,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實現全區義務教育“更加均衡、更有質量”,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質量、社會認可度等四個方面和各項指標校際差異系數等全部符合國家規定,達到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驗收要求。到2030年,全面實現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學校和社會對政府辦學滿意度達95%以上。
工作措施
《實施方案》提出,將在科學調整學校布局、大力提升辦學內涵、落實經費保障機制、加快現代學校建設、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進一步深化教育內部管理等六個方面發力,加快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至2025年,投資約38.87億建設58個教育項目
每年圍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確定一批重點教育項目,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列入為民辦實事范圍,實行重點督辦。以學校網點布局調整為重點,全面統籌區域教育規劃布局,擬結合“十四五”專項規劃,按學段謀劃一批建設項目。至2025年,擬建設58個項目,擬投資約38.87億元(不含市直項目、區國投承建的幼兒園及片區指揮部負責改造項目),其中幼兒園項目25個,新增學位8820個,總投資約0.71億元;小學項目21個,新增學位28150個,總投資約13.468億元;中學項目11個,新增初中學位14375個、高中8425個,總投資約24.28億元;中職項目1個,新增學位600個,總投資約0.5億元。
進一步科學制定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標準化學校建設總體規劃,按照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嚴格執行城鄉新建居住區(樓盤)配套學校建設教育行政部門前置審核制度,實行教育設施“交鑰匙”工程。對具備擴容條件的學校,通過提升改造、擴建等方式,適度擴大用地規模。通過資產置換、學校合并等方式,擴建、改造薄弱學校,擴充優質教育資源。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解決中小學“大校額”“大班額”問題,確保辦學條件標準化。
深化教育內部管理,實現教育教學全方位提升
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就近、劃片、免試入學,杜絕各類形式的選拔性入學考試,杜絕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舉辦的重點校、重點班,逐步控制城區小學的班額,城內中小學初始年級的入學分班要在區教育局的直接指導下,按照“人數均衡、性別均衡、成績均衡、來源均衡”的原則,進行電腦隨機編班。
加強學校精細化管理,各中小學建立可覆蓋所有工作環節的責任體系,形成具有豐澤特色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提升辦學品位,展示文化魅力,積極創建“書香校園”,打造“魅力課堂”,培育新的發展亮點和特色,促進學校內涵式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并融入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等各個環節,系統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公民道德、民主法治、生命安全、心理健康、行為規范、生態文明等方面教育,開展社會實踐及研學活動。樹立正確教育質量觀,健全義務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和學生學業質量評價體系,完善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辦法,科學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建立教學質量、辦學水平、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公告制度和家庭、學校聯動機制。
加強體育和美育工作,統籌解決體育、美育師資不足問題,開齊上好體育、音樂、美術、書法等國家課程。創新課外體育活動載體,保證學生每天在校鍛煉一小時。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范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實施中小學美育設施設備補缺提質工程,到2025年美育辦學基本條件達到高標準配備要求。支持學校開發有特色的美育校本課程。創建體育、藝術類特色(傳統)學校,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格局。
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嚴格落實“雙減”和“五項管理”,全面落實課程安排公開制度,充分發揮校務委員會和家長委員會的監督作用,推動實現“減負”工作常態化。嚴禁以各種形式組織或參與未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競賽活動,不得開展或與社會機構聯合開展“奧數”等與升學掛鉤的各類培訓活動,學校課堂教學也不得增加“奧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