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豐澤區長楊國昕帶隊到轄區部分農貿市場,調研市場改造提升工作。
楊國昕實地察看了后坂、霞淮等2個農貿市場,聽取有關情況介紹,現場查看改造提升后的市場內部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秩序等,了解市場運營狀況。
走進后坂農貿市場,買菜的居民進進出出。經過50天“閉關改造”的后坂農貿市場變化很大,干凈又敞亮。綠色的分類提示牌,白色的攤位面板,在各種光源的映照下,透著一股清新。市場內的攤位布局也十分講究,入口前方是水果區和蔬菜區,中間是肉類區和熟食品區,后側則是活鮮區和水產貝類區。一改之前硬件基礎設施老化破損嚴重、衛生狀況堪憂的局面。
改造提升后,后坂農貿市場從原有面積700多平方米擴建到1696平方米,攤位數量增加了近一倍,分為蔬菜區、水果區等6大類區域,共有攤位91位、店鋪22間。
楊國昕指出,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程是一項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務民生的好事,要提高認識、不畏困難、下大功夫,進一步完善農貿市場功能,更好地滿足周邊群眾的生活需求。
霞淮農貿市場服務的居民多,輻射廣。為更好地滿足周邊群眾的消費需求,霞淮農貿市場重點整治排水排污、路面等基礎設施,并按劃行歸市的標準重新設置市場攤位。經過近一個月的改造提升,整個農貿市場煥然一新,地面干凈整潔,攤位擺放有序。
楊國昕對霞淮農貿市場的改造提升工作給予肯定,他指出,農貿市場與居民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要不斷鞏固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成果,提高農貿市場長效管理水平;進一步規范農貿市場管理,引導居民有序停車,把農貿市場打造成為城市文明的亮點,更好地發揮其便民利民作用。
今年初以來,豐澤區實施農貿市場改造提升,著力打造規范有序、干凈整潔、安全放心的農貿市場消費環境。對轄區19個農貿市場分類進行升級改造,其中東美、后坂等農貿市場進行“農改超”,立足打造星級標桿市場;南埔、東湖等6個農貿市場則實施整體改造;仁風等8個農貿市場,按照相對應類別標準,實施“對標找差”提升改造;對即將面臨拆遷或喪失農貿市場規模的法石等3個農貿市場,因地制宜進行整改提升,等待周邊配套齊全后,逐步引導市場退出。(鄭曉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