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1日訊 剛剛過完近30年來的“最長寒假”,泉州市各中小學學生又要如期迎來“最短學期”。據統計,本學期只有18周,扣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及中高考等,中小學生真正上課的時間不到90天,而往年的正常學期則有21周左右。其中,高三學生到校上課時間最短,僅有68天。
丘天 制圖
最短上課時間 高三生僅68天
根據泉州市教育局發布的2015年春季全市中小學校歷安排,本學期小學、初中、高中均于3月2日開學并正式上課,小學7月1日統一安排期末考試,7月3日學期結束;初中于6月20日至23日舉行初中畢業班學生的畢業、升學考試和初二年地理、生物學業考試,6月27日暑假開始;高中學生7月4日放暑假;職校3月9日開學,7月4日放暑假。
由于本學期開學較晚,而期末考試及中高考時間依然不變,再扣除清明、端午等國家法定節假日及中高考等,實際真正上課的時間不到90天。
去年的“最長學期”和“最長寒假”,引發眾多網友熱議,此次的“最短學期”也不例外。前兩天就有網友發帖總結:距離清明放假還有四周,放完假三周后是“五一”,放完再過四周是兒童節,放完再過三周是端午節,放完再過一周就是暑假。
畢業班復習 跟著老師進度就可以
周日晚上,泉州七中高三年段舉行“高考90天誓師”活動。該校辦公室謝老師說,往年一般都是組織“高考百日誓師”,但因為寒假較長,“百日”恰逢假期,而本學期上課時間又短,為鼓舞學生士氣、以更好的狀態投入總復習,學校便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為主題,來組織此次活動。
“對高三學生和家長來說,這學期感覺會比較緊張,因為開學第二周(3月12日)就要進行第一次市質檢,4月份省質檢,5月第二次市質檢之后就面臨高考。”謝老師表示,從時間上看,確實讓人感覺很緊迫,但事實上,總體復習時間并沒有縮短,這學期短,但上學期長,學校是按照學年來安排進度,只要跟著老師的步伐,腳踏實地就能夠輕松應付高考。
培元中學陳躍老師也認為,學校早就考慮到兩個學期的時間差異,大部分都利用上學期時間較長的特點,合理安排復習進度,“每年的省市質檢時間都差不多,全年總上課時間也相差無幾”。對初三學生來說,情況也是如此,“家長和考生要調整好心態,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復習迎考”。
除了畢業班學生外,其他年段的師生對所謂的“最短學期”,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在意。“往年也有過類似情況,上學期時間長,下學期時間短,只是沒有今年這么突出。為了調整好教學進度,緩解短學期的壓力,大部分學校都會利用上學期的最后兩周,上下學期的新課。”泉州市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楊老師說,上學期期末考試后,家長都幫學生借了下學期課本,配合學校提前上了兩個星期的新課,開學后老師幫學生簡單復習后就進入新的內容,對學期時間長短,小學生其實并沒有太大感覺。
高校學生感覺爽 但別忘了收收心
相比之下,面對最短學期,大學生們最大的感受就是“太爽了”。華光職業學院攝影專業大一學生洪堃源說,他們寒假47天,昨天才正式開學,這學期的課時只有17周左右,當然爽。不過,據說課程安排也會比較緊,而且本學期專業課多,再加上想找時間多參加實踐,他還是覺得有點小壓力。
泉州師院音樂學院古箏專業大四學生嚴蕊覺得,如果不是要畢業,這么短的學期她應該會很開心。上學期實習結束后,接下來馬上面臨著找工作,也是讓人“很惆悵”,“要是工作能早點定下來,當然學期越短越好,可以快點上班,進入不同的人生模式”。
對此,泉州輕工學院宣傳招生處吳老師表示,不管學期時間長短,老師都會合理安排好各專業課程,學生也要收收心,扎實學好專業課,不要“忘乎所以”而耽誤學業。
□相關鏈接
濟南新學期“縮水”兩三周
根據濟南日報記者粗略計算,濟南市中小學生新學期上課天數分別為:3月份17天,4月份21天,5月份20天,6月份21天,一共79天。一小學老師稱,新學期較往年“縮水”兩三個教學周,往年每周平均教2篇課文就能完成教學進度,今年新學期不得不每周至少安排3篇課文。
南京中小學生要上89天
南京晨報報道,南京一所學校校長算了筆細賬:新學期從3月2日開始,3月份上19天,4月份上21天,5月份上20天,6月份上21天,一共81天。根據江蘇省教育廳發出的放假通知,2015年暑假放假時間推遲至7月10日,扣除周末,7月也就是上8天。即便如此,89天的上課時間也比上學期的110多天少很多。一些老師、同學開玩笑地將新學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等待清明;第二階段盼望“五一”;第三階段坐等端午;端午過后就收拾收拾準備暑假。
杭州大部分中小學上81天
根據都市快報報道,受去年閏九月影響,杭州各中小學上學期持續整整5個半月,被稱為近49年來最漫長學期。今年3月9日開學后,學生們生又迎來“最短學期”,這學期一共排19周,但第一周只有一天,安排開學報到,最后一周也只有一天,安排是暑假開始。也就是說,本學期真正的上課時間只有17周。扣除掉假期,小學生、初一初二學生、高一高二學生上課時間是81天,初三學生是69天,高三學生只有64天。(海都記者 葉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