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4日訊 “我家孩子怎么那么好動啊,坐不住咋辦呢?”“原本覺得女兒挺聰明的,對她期望也比較高,可是小學這一小段時間來,發現她樣樣都達不到我的期望值。怎么辦?”……開學一個多月,泉州市區不少小學都召開了一年級新生家長會,會上新生家長有著各種焦慮。
開學一個多月,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對孩子來說是個很大的轉變。上課的內容不再像幼兒園那么活潑,課業壓力變重,每天都有需要完成的作業,該怎樣讓孩子更快更好地適應?
針對新生家長遇到的種種困惑,海都記者做了歸納,并由資深教育人士來指導家長們走出困境。
top1
內容平時都輔導過了
成績還是不理想
“唉!我每天都給他當陪讀,考得還是不理想。”小學一年級新生第一次小測后,泉州師范學院附屬豐澤小學等市區不少公辦學校都召開了一次新生家長會,會上有不少家長發出如此感慨。
家長劉淑蘭告訴記者,她一直覺得女兒腦袋瓜挺聰明的,對她的期望也比較高。“都說開學第一個月很關鍵,家長要陪讀,這樣孩子才不會掉隊。”劉淑蘭說,為此,她每天雷打不動,首要任務就是晚上7點準時陪孩子讀書。可是陪了一個多月,最讓劉淑蘭覺得挺失落的是學校的第一次小測,“卷子拿回家一看,都是很簡單的內容,我平時都輔導過的,怎么只考80多分呢。”
劉淑蘭的糾結,同樣也困擾著不少新生家長。泉州市通政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家長許女士說,每天她都很用心地和孩子交流,當天老師教了啥,有哪些作業要完成,孩子至今還經常答不上來,“急死了,怎么才能讓他快速進步”?
專家建議:
耐心點,幫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更重要
“急于求成,這是新生家長會后很多教師反映家長存在的心態。孩子每天回到家后,家長都要問學了哪些知識,關注點往往在成績方面。”泉州市晉光小學倪著銘副校長提醒家長,小學一年級的功課對于孩子并不難,相對于學習知識,幫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習熱情更為重要。
倪副校長說,家長對于學習成績過分關注,無形中也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不妨試著用一些輕松的方式幫孩子適應學校,比如帶著孩子去熟悉的同學的家里,一起完成作業,談談平時學習中的樂趣,互相促進,這不失為一個好的適應方式。
top2
字寫得不好
一頁只夠孩子寫六個字
開學一個多月,教孩子寫字這門技術活也難倒了不少新生家長,“會寫字”和“寫好字”,孰輕孰重?
“在寫字方面,我和孩子他爸產生了分歧。”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學生的家長吳瑩瑩告訴記者,剛剛學寫字的兒子,寫的字歪歪扭扭的不說,還很大,通常一頁作業本只能寫五六個字。“自己的名字中的‘浩’字,兒子將‘氵’寫成‘冫’,而且左右兩部分分得很開。”讓孩子擦掉重新寫,可兒子只愿意在左邊補上一點,母子倆為一個字僵持著,最后兒子被自己揍了一頓。
吳瑩瑩認為書寫要美觀整潔,畢竟字如其人,從小讓孩子寫得一手好字,這對孩子將來有好處;而先生則認為,才一年級的孩子,會寫字已經很不錯了,可吳瑩瑩如此粗暴的做法會打擊孩子自信心,破壞他對寫字的興趣。一個“浩”字,讓吳瑩瑩夫婦第一次在教育兒子上產生了意見分歧。
專家建議:
不要打罵,要特別保護其求知欲
“‘會寫字’和‘寫得好’并非是矛盾體,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豐澤第二實驗小學賴校長認為,書寫美觀會隨著孩子的審美認知慢慢調整,家長不必太擔心。這階段的孩子學習興趣最重要,家長們要特別保護其求知欲,家長吳瑩瑩可以采取較為緩和的手段,讓孩子自愿改正過來,而不是用打罵的形式。
對于孩子爸爸認為的會寫就不錯的觀點,賴校長也認為有點不妥,要知道一些不良書寫習慣一旦養成,事后糾正會比較難,而且如果孩子書寫潦草,很可能會被老師要求重寫,反復如此會影響學習興趣,因此,家長確實需要在教孩子寫字上多下工夫,盡量讓孩子從小養成書寫工整的習慣。
top3
上課講話、折紙飛機
“老師上課內容幼兒園學過了”
一個多月來,家長廖女士就接到兒子老師的多次“投訴”,原來兒子在課堂上總是“坐不住”,不是找身邊同學講話,就是搶同桌的作業本,在上面畫畫。這不,數學小測試卷一發下來,兒子更過分,上課期間將人家小姑娘的卷子搶過來,折紙飛機,惹得小女孩傷心大哭,讓老師一頓批評。
廖女士很氣憤,質問兒子為什么上課不認真聽老師講課,兒子回了句“老師講的我都懂了啊”!原來,廖女士一直重視兒子教育,在幼兒園時每天晚上都給孩子上一節課,教孩子寫字、算術。如今,當身邊的同學還在掰手指做10以內的加減法時,兒子做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不在話下。
聽完兒子的回答后,廖女士也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可“搶跑”事實都已造成,那究竟該如何收尾呢?
專家建議:
“搶跑”學生,可用較難的題目給孩子表現機會
“好奇心是孩子認真聽課的最大動力,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容易讓孩子在課堂上失去學習新鮮感。”豐澤區第七中心小學林校長說,北京、上海等地曾有統計數據分析顯示,學生“搶跑”,剛開始會有一些優勢表現,但在三年級之后就不明顯了,因此教育部主張小學新生“零起點”入學。
對于像廖女士兒子這樣的“搶跑”學生,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以鼓勵的形式,用一些較難的題目給孩子一些表現機會。比如“這道題目比較難,你肯定會”,這樣孩子肩負“使命”就會認真聽課了。對于一些起步慢的孩子,家長可以挖掘孩子的閃光點并及時鼓勵,讓孩子在自己的優勢智能中找到自信。(海都記者 黃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