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3日訊 徐孝瓊,一個德化山區(qū)走出的小學語文老師,一次偶然的機會與獨輪車結緣。4年來,靠著獨輪車,他不僅收獲了愛情,還組建了泉州第一支獨輪車隊伍。而他的家庭,更是少見的全家都會玩獨輪車的快樂家庭。
全家福名片
丈夫:徐孝瓊,教師
妻子:陳紹婷,教師
女兒:徐晨悅
“我從小就知道,山里的世界是狹窄的,我需要走出去,用努力迎接更廣闊的人生。”這位清秀的農家人,實現了小時候的夢想,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2011年,在廈門,孝瓊看到一個男生騎著獨輪車跳階梯,那一瞬間,他的眼睛都亮了。
回到泉州,孝瓊上網買了一輛獨輪車。剛開始接觸獨輪車時,孝瓊想獨輪車就比自行車少了個車輪,只要掌握好平衡應該就能玩好。他把獨輪車扶正,右腳踩在較高的踏板上,鉚足勁一蹬,結果車向后走,人向前傾。
因為沒有師傅引路,起初練車每每丑態(tài)百出。不管是上班路上,還是全家外出,孝瓊每天都與獨輪車形影相依。這樣摸著石頭過河半年,孝瓊終于是能上車了。用愚公移山的笨功夫,孝瓊把基本功打扎實了,然后開始挑戰(zhàn)自己苦練技巧。
搖車、單腳搖車、二郎腿搖車、跳臺階……只要你說得出的技巧名稱,孝瓊都能玩給你看。
廈門的偶遇,除了獨輪車外,還有他的妻子陳紹婷。陳紹婷就是那個騎獨輪車男生的妹妹。陳紹婷說,見的第一面對他印象挺好的,有想法,有干勁,一說起獨輪車更是頭頭是道。
無論婚前還是婚后,徐孝瓊都把大部分空閑時間花在獨輪車上。生完孩子后,陳紹婷選擇用獨輪車進行塑身。從產后120多斤,瘦到90多斤,妻子這一騎,騎掉的不僅是體重,還有對丈夫騎獨輪車的支持——原來,小小獨輪車,可以健身,可以錘煉意志!
徐家小公主晨悅屬龍,今年3周歲,受到爸爸媽媽的影響,也很喜歡運動,徐孝瓊也有意培養(yǎng)晨悅騎行獨輪車。由于晨悅年齡太小,力量不夠,平衡掌握不好,徐孝瓊先讓小晨悅騎入門輔助獨輪車打基礎。
只要周末天氣好,徐孝瓊都會帶上妻子跟女兒在小區(qū)騎車。無論是并排騎行還是前后騎行,這一家三口的出現,都是小區(qū)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他們快樂的感染下,小區(qū)很多小朋友加入了獨輪車的隊伍當中。
2012年秋季,孝瓊把獨輪車帶進學校,成立了“泉州市華巖小學獨輪車隊”。從最開始的5輛獨輪車到現在的80多輛,徐老師組建了覆蓋一年級到六年級的泉州市第一支獨輪車隊伍。
“徐老師,來個二郎腿搖車。”“徐老師,我跑,你騎車來抓我。”只要孝瓊在操場騎車,學生們都會嘰嘰喳喳地圍繞在徐老師身旁。
孝瓊說,練技巧摔倒,學生會笑,就堅持練到把技巧玩得爐火純青,在實踐中,他這種堅持的精神也教給了學生。
教體育的俞老師說,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孝瓊搶了體育老師的活,不過看到孝瓊這么優(yōu)秀,他們也不斷鉆研改進教學方法,是良性循環(huán)。
看著學校操場上騎獨輪車的學生,孝瓊感慨萬千:“我的人生,我的家庭,都因為獨輪車而改變,我用學獨輪車不言放棄的精神教育我的孩子,鼓勵我的學生。”(海都記者 楊江參 呂波 黃謹 實習生 黃曉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