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著名土樓——德化水口鎮(zhèn)祥光村厚德堡修繕工程正式啟動。當天,厚德堡江氏的數(shù)百后裔,從天南海北、四面八方匯集古堡,舉行中元節(jié)祭祖暨厚德堡修繕工程啟動儀式。
古堡的一側(cè)已搭起腳手架,標志著修繕工程正式啟動。
厚德堡是泉州市現(xiàn)存規(guī)模宏大、年代久遠、結(jié)構(gòu)精巧、建筑風格獨特的清代土樓,始建于清道光丁酉年(1837年)。出于緬懷先人,修復祖業(yè)古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愿景,江氏后人自愿認捐修繕款項,捐工捐物,涓滴成河,期待瀕臨傾覆的古堡重煥青春。
新生代傾聽85歲的前輩江永明講古堡故事
據(jù)祥光村江氏族譜記載,厚德堡系本村江氏先祖江開安公所建。江開安生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卒于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考上秀才后,累至“貢生”、“承德郎”和候補知縣等功名。江開安富甲一方,因逢亂世,他沒有出去做官從政,便耗費巨資修造厚德堡,以保護身家財產(chǎn)。因此,厚德堡不同于普通民居,還兼具軍事防御功能。朱紅色高墻配有石雕拱門,左右翼各有一座巍峨的角樓,形似紫禁城的午門。古堡外沿采用古老的夯土板筑技術(shù),就地選取生土、砂石、竹片,在高達3米的石墻上夯筑起2米高的土墻,壁壘森嚴。古堡不僅外形壯觀,而且防御性好、抗震性強,防潮隔音,冬暖夏涼,雖歷經(jīng)幾百年風雨侵襲和地震、戰(zhàn)火洗禮,至今仍巍然屹立。古堡的內(nèi)部建筑物以木結(jié)構(gòu)為主,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有360多間房屋。
一座古堡,就是一個部落、一個社區(qū)、一部史書。古堡鼎盛時期,曾經(jīng)有幾百人聚族而居。如今,江氏族人都走出古堡,天各一方。但是每逢“七月半”中元節(jié),無論路途多遙遠,都盡可能舉家重回古堡。因此,厚德堡人選擇“中元節(jié)”舉行古堡修繕啟動儀式。當天,許多年輕父母還特意把尚在襁褓里的寶寶也帶回故鄉(xiāng)。(記者 徐藝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