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溪縣金谷鎮山嶺村的茶園里,安溪縣農民講師團成員陳清元給當地茶農帶去了一堂生動的理論宣講課和技術指導課,他把主題教育內容編成順口溜,用“土話”說出來,農民樂于接受,也更能聽懂。
安溪縣農民講師團成員陳清元走進茶園進行宣講
“這堂課雖然簡短,可大家學到了很多,回去我準備按照‘三茶’統籌發展的理念,號召厝邊頭尾一起科學種茶、制茶,把這片‘綠葉子’變成鄉村振興的‘金葉子’。”茶農張清波說道。
這是安溪縣以農民講師團為基礎,通過“土味”宣講將主題教育“種子”播撒在田間地頭,讓主題教育在基層扎根的一個縮影。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溪主動把握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以農民講師團為基礎,充分挖掘聚集優秀人才,組織成立縣鄉兩級25支鄉村講師團和鄉村振興服務隊,創設15分鐘田間黨課,以“普通話+閩南語”的形式,深入488個村(社區),用通俗易懂、鮮活有趣的語言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記進心坎。
此外,安溪還建立以縣委黨校為主辦公點、“黨建+”鄰里中心和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為活動點的“1+N”辦公機制,暢通群眾聯系講師團成員渠道,根據群眾按需“點菜”、講師照單“配菜”的“訂單式”服務方式宣講,提高宣講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為發揮農民講師技藝熟、信息靈、接觸廣等方面優勢,安溪建立導師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機制,每年挑選100名農村黨員點對點傳授理論技術和產品銷售知識,著力將農村黨員培育成帶富能手。同時,聯合各級駐村工作隊,發揮鐵觀音大師名匠品牌效應,建立健全集生產、加工、休閑、旅游和文化展示等于一體的“茶莊園+”發展模式,示范帶動更多村集體增收、茶農致富。
據悉,為遴選能人組建精品農民講師團,提升講師團工作水平,讓農民講師“先著農民學”,安溪按照“個人自薦,黨員群眾代表、村干部、駐村干部推薦,鄉鎮黨政聯席會確定”程序,由24個鄉鎮推薦上報思想政治素質好、責任心強、會做能說的優秀人選,并通過實地考察、入戶走訪、查閱資料等形式,層層篩選。同時,針對農民講師缺乏宣講經驗問題,按照“主題說課—模擬試講—量化評分—現場評議”四個步驟,組織有關專家對農民講師進行宣講演練指導,靈活采取“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方式,選派1名黨校教師,帶領講師團成員深學細悟黨的創新理論的新觀點、新部署,深刻領會黨中央精神和各級工作要求,著力提高農民講師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宣講水平。(張錦川 黃如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