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0日訊 今年以來,安溪縣深耕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以創新成果轉化促進人才價值實現為工作重點,聚焦安溪縣產業發展需求,加快完善人才創新成果轉化的價值實現機制,不斷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注重機制推動做優成果轉化“頂層設計”
安溪縣緊盯科技創新重點和薄弱點,優化政策體系,調動用人主體創新創業積極性,加速匯聚創新要素資源。近三年來,累計聯系服務高新技術人才1535名,接受企業、人才咨詢524人次,幫助解決125個涉才問題。同時,安溪縣還建立“人才層次+貢獻大小+企業評價”的積分制評價體系,將人才創新成果納入高層次人才積分統計。今年采用按積分兌現上年度人才津貼,共核準符合條件人員358人,樹立以實績貢獻論英雄、給激勵的導向。建立光電產業、茶產業、藤鐵產業等人才自主評價機制,今年來共指導8家試點企業自主認定2批市高層次人才53名,有效保障用人主體評價人才話語權。
此外,安溪縣配套研究制定《安溪縣關于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的若干措施》《安溪縣扶持民營經濟發展若干配套措施》等文件,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層次人才項目申報以及參與“揭榜掛帥”等科研創新活動的支持力度,最大程度發揮科技創新政策引導和支持作用。引導企業技術人員和科技團隊向上申報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認定、省級科技創新券補助、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帶頭人等人才科技項目,促進科技項目落地轉化,今年來獲得中央補助資金80萬,省級科技計劃項目補助385萬元,省級科技創新券補助5.9萬元,市級科技特派員補助29萬元。同時,大力推行人才合伙制,支持企業對骨干人才給予股權激勵。如,晶安光電采取“工作績效+股權激勵”的人才激勵方式,招攬臺灣人才楊勝裕入駐公司,人才團隊入選省引才“百人計劃”。
注重項目帶動構建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安溪縣堅持用高新平臺和項目吸引人才,帶動人才聚集、創新成果轉化。據了解,安溪縣圍繞人才創新創造和價值實現,精選支持中科生物、中科三凈、正豐數控等一批科技成長型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產學研用協作平臺。組織司雷植保創建“世界茶貿指數研究中心”,成功匯聚劉仲華、陳軍、駱世明等知名院士、專家教授成立指數研究專家委員會,推動項目順利開展。依托“國家茶葉質量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安溪鐵觀音集團與福州大學開展茶園生物農藥應用技術研究、與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開展茶葉貯藏保鮮技術研究等12個研究項目。
此外,安溪縣突出以產引才、產才融合,聯合縣招商辦赴“長三角”開展招商引智活動,與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等3家企業達成人才引進合作意向。依托EC產業園中關村信息谷積極招引全國各地中小型科技企業及金融基金、創業導師等,已落地科技創新企業21家,吸引各類人才28人。同時,結合安溪縣“一核一輔多帶”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加快布局特色產業創新平臺,成立全省首家茶產業碳中和研究院,與迪特達成設立“安溪縣工業設計賦能中心”合作意向,指導品雅有機茶、八馬茶業有序申報特級人才創新實驗室,鼎藝科技、知茶科技入選福建省茶科技項目成果目錄。
注重服務驅動打造競相奔騰“最優生態”
安溪縣將人才生態培育作為集聚人才的關鍵要素和不懈追求,著力構建“近悅遠來”人才生態,提升引才聚才持久競爭力。由安溪縣工信商局、科技局等涉企單位成立科技政策宣傳小組,常態化深入泉州芯谷安溪分園區、EC產業園、2025產業園等園區及中科生物等10余家重點企業宣傳解讀科創政策。截至9月,全縣新增市級高層次人才388人。聯合縣金融辦、泉州農商銀行安溪支行以及縣屬9家銀行推行“人才+金融”,開創“人才貸”等金融產品,共為安溪縣10家科技型企業授信2.42億元。
目前,確定中科三凈等16家人才工作示范企業作為直接聯系點,在政策疊加、資金扶持、科技創新支持等方面給予一企一策扶持。推廣天電光電、中科生物、中科三凈等企業實行人才合伙制、股權期權激勵制。實施金牌“HR”培育工程,選樹優秀企業人資經理,大力宣傳安溪縣人才及用人單位創新成果轉化運用典型,在各級各類刊物上刊發《安溪縣:打造山區科技引擎催生高質量發展動能》,引導更多用人主體樹立創新意識。
同時,開發“智匯安溪”云平臺,提供人才積分、政策咨詢等“一站式”服務,優化設置“揭榜掛帥”功能,搭建企智對接的良好平臺。線下,積極與泉州市人才創新共享聯盟聯動,組織企業參加人才項目對接會,舉辦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推進會,邀請專家顧問團對申報流程、獎補政策、科技成果轉化要求等進行指導和交流。今年來連續舉辦六期“云聚安溪、數字領航”科技創新中心創新項目路演活動,行業技術專場推介會、產學研對接活動10余場。(通訊員 張杰培 郭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