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氣候變化、農家肥的采用、傳統工藝的回歸等影響
秋茶遲到 量少質佳價格上漲
關注茶市的市民可能發現了,今年安溪鐵觀音秋茶,上市時間比往年遲了些。
“秋茶遲到是因為今年天氣比較冷,但今年出產的鐵觀音,一定是這8年來最香最醇的一年!”福建省茶產業研究會副會長林揚聞介紹,今年秋茶的生產高峰在10月5日至10日,比往年晚了四五天。
氣候對茶葉的影響,在閩南茶都做了十七八年茶葉生意的蘇小玲深有體會。“今年從9月25日到10月8日寒露,我們安溪都沒有雨水,而且早晚溫差非常大,中午氣溫又很高,這種少雨、溫差大的氣候雖然延緩了茶葉的生長,但卻能培育出最好的茶葉。”
今年收獲了優質秋茶,但產量卻有較大幅度下降。蘇小玲認為,茶葉減產的原因,主要是近年來安溪嚴控茶園管理,堅持推廣傳統制作工藝,嚴厲打擊壓茶機作坊,“有些茶農覺得純手工會虧本,茶葉不采了,出門打工了,導致總體產量下降”。
質優加量減,導致秋茶批發價比往年高了近一成,普通秋茶一斤比往年貴了十幾元,高端鐵觀音價格的漲幅更為明顯。“今年的茶確實好過以往,漲價能接受。”昨天下午,泉州市區的閩南茶都擠滿了采購的茶商,大家對今年茶葉的品質贊不絕口。
“因為減產和成本提高,價格會提升20%左右。”日春茶業副總裁兼技術研發負責人林陽順認為,漲價和茶葉逢好天時帶來的好品質與工藝的改進息息相關。“傳統安溪鐵觀音必須四遍搖青,而今年的氣候導致茶葉普遍缺水,為了保水保鮮,我們還得根據原料干濕度重新調整搖青等工藝流程,加之農家肥的采用和傳統工藝的回歸,我們漲價也是要給茶農留足利潤空間。”
一位采購商告訴記者,漲價一兩成還算少的,“今年采購了一些高端貨,普遍漲了三成以上,個別品種甚至漲價近五成”。
教你買茶
從葉底辨優劣
“今年收了很多茶葉的香氣都是非常‘漂’的,有好幾款是走那種觀音韻純正的蘭花香。”批發商林先生告訴記者品秋茶的秘訣,“鐵觀音以醇厚鮮爽能回甘為好,淡薄苦澀粗鈍為次。茶香,以高而長為好,高而短次之,低而短則最差”。
如何辨別秋茶優劣?“鐵觀音葉底柔軟,說明茶葉嫩度好,而葉底色澤軟亮,表示發酵正常。”林先生介紹,鐵觀音葉底以肥厚、軟亮、勻整為佳。此外,買茶時看茶湯也很重要。清香型鐵觀音要求湯色淡金黃色,濃香型鐵觀音要求金黃明亮,陳香型鐵觀音則以橙黃、橙紅色茶湯為佳。(記者 陳紫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