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4日訊 (閩南網記者 梁君棟 通訊員 倪福生) “進入21世紀,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安溪茶產業突破發展的新路徑在哪里……”鐵觀音春茶上市之際,5月13日,在安溪鐵觀音集團舉辦的“2017安溪鐵觀音春茶品鑒會”上,來自全國實業界、金融界的專家學者,以及茶業界人士,數百人匯聚一堂,建言獻策。
戰略簽約儀式
安溪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林榮超,和君集團總裁、安溪鐵觀音集團負責人劉紀恒,陸羽國際茶業交易中心總經理王國良等出席此次活動。劉紀恒作了“產業大勢與安溪鐵觀音集團發展的戰略抉擇”專題報告。
和君集團選擇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集團前身是國營安溪茶廠,創辦于1952年。 65年來,安溪鐵觀音集團作為茶業龍頭企業,為農村發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近年來因多種因素影響,公司陷入經營困境。后來,安溪鐵觀音集團成功重組,和君集團入主掌舵。
“2016年,國內茶葉產量243萬噸,近40年來,復合增長率超6%,蘊含著巨大發展空間。茶行業必將被定義為‘大健康產業’,也因此使其會配置更廣闊的產業資源,展現無限商機。”劉紀恒在報告中指出,安溪又因茶而生,因茶而聞名于世界,連續8年位居全國產茶第一縣,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以1424.38億元遙居行業之首;安溪鐵觀音集團又是中國茶行業曾經鑄就輝煌、具有悠久歷史的企業。
就如何實現傳統產業的突破發展,劉紀恒表示,茶產業的突圍,要有茶一產、二產、三產的產業聯動格局。面對當前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沖擊,用何種模式完成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是中華茶產業面對的路徑選擇。對此,劉紀恒認為,中國的產業整合模式,要借助互聯網的力量,結合中國的文化特色和企業創新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具有產品核心競爭力與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系統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通過聚焦企業集群,形成“價值+利潤”的共享模式;用產品核心力——產業生態聚集——產融互動“三步走”產業整合方式,完成傳統企業和產業的轉型升級。
談及安溪鐵觀音集團的未來發展路徑,劉紀恒表示,將依托和君集團的品牌營銷、資本運作、產業整合方面資源和優勢,推動安溪鐵觀音集團鳳凰涅槃,立足新起點,開啟新征程,實現新跨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