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4日訊 近年來,茶葉深加工潮在安溪風起云涌,日前,睿智的茶鄉百姓更是將“一葉四金四銀”中的“一葉”鐵觀音與“銀牌”產品湖頭米粉有機結合,在全國首創“茶葉米粉”,5月底面世后,市場反響熱烈。
茶葉米粉究竟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名茶小鎮負責人高興地介紹,茶葉米粉選用鐵觀音和米粉為原材料,采摘鐵觀音鮮葉后,經過曬青、晾青、搖青、殺青、揉捻、打散等步驟后,進行烤焙去除水分后制成毛茶,而后采用科技提取粉末;此后,將鐵觀音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拼配到米漿中;最后再按照米粉的制作工序制作即可。
較之晶潤通透的尋常米粉,茶葉米粉在色澤上略顯黃色,黃中透綠,猶如茶之湯色;取上一片茶葉米粉,聞之,淡淡茶香中透著米粉香,米粉味中茶味十足。
“我們常說‘吃茶’,這就是名副其實的‘吃茶’啦!”這也是“茶葉米粉”創意的由來。創意人張木林介紹,茶局限于飲用的固有理念已被打破,當下,從喝到吃到用及至玩,360°茶生活已開啟。當安溪鐵觀音遇上土特產,將催生什么反應?一番思考后,張木林決定在鐵觀音和米粉上做文章。
茶界人士也紛紛看好“茶葉米粉”這一小清新。資深茶界人士蔡建明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鐵觀音茶葉中富含茶多酚類、植物堿、蛋白質、氨基酸等多種有機化學成分,“鐵觀音茶葉就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只要在選材上嚴格把關,茶葉米粉不失為拓寬茶產業鏈的又一積極嘗試。”(海都記者 趙晶 通訊員 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