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4日訊 有人說,零農藥、零化肥、無添加的有機茶還原了天然的味道;有人把有機茶譽為“茶產業皇冠上的明珠”,正是因為它是茶安全認證體系中的最高級別,生產過程相當嚴苛,投入大,產量低。
有機茶是我國第一個頒證出口的有機食品。若是你對“有機茶”感到陌生,那不妨到你身邊的福建安溪去走走看看,這里是全國產茶縣里有機茶葉認證面積最大的。安溪鐵觀音有機茶不僅在國內一線城市成了熱門產品,還香飄海外,用中國茶“征服”了外國友人們的味蕾。
劉秋玲展示有機產品認證證書
有機茶,是天然的味道 如同不加味精的家常菜
有茶客說,有機茶就像不加味精的家常菜,滿滿自然的味道。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安溪鐵觀音,用零化肥、零農藥的有機方式種植之后,口感如何呢?在松香苑茶業,記者喝到了一款用傳統工藝生產的綠葉紅鑲邊的安溪鐵觀音,湯色金黃,喝起來依然花香韻明,暖口暖心。
品雅有機茶董事長汪健仁解釋,有機茶確實沒有很沖的高香,但是香氣確實持久而淡雅。有機鐵觀音葉面肥厚,搖青的難度比普通茶葉更高,所以我們選擇了傳統做法,進行重搖青重發酵,讓有機茶不僅喝得健康,口感也要好。
如今,安溪鐵觀音有機茶園已然成為一種新型產業,有機茶葉生產企業18家,認證面積38358畝,是全國產茶縣里有機茶葉認證面積最大的,產量2407噸。安溪還在2015年10月,獲得了“第一批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稱號,而全國獲此殊榮的僅9個縣市。
一泡好茶的10年堅持 有機茶園化身循環農業
要拿到“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數安溪有機茶園的負責人聊起種有機茶的經歷時總會說:“太苦太累了,投入大,人工成本高,產出是普通茶園的一半,還要經過3年的有機產品轉換期,才能拿到最終的認證證書,之后每年還要年檢,這又是筆數萬元的費用。”
盡管如此,但他們還是堅持下來了,并且不少人一做就是十多年。松香苑就是其中一家。200畝的安溪鐵觀音有機茶園是父親留給女兒劉秋玲的禮物。10年前,愛茶的父親希望能種些自己喝著放心,別人喝著也安全的茶園,劉秋玲接手后,對這片土地也愛得深沉,還經常到北京、南京去參加有機茶培訓。
為了自制更放心的有機肥,劉秋玲還在茶山上放養了一萬多只江西的五黑雞,用雞糞作肥。名聲在外的五黑雞不僅肉質特別鮮美,產的綠皮雞蛋還可以出售補貼管理茶園的費用。
今年的松香苑有機茶園管理,劉秋玲又有了一些新想法,比如讓茶樹留高,樹根將扎得更深,茶葉養分也會更足,而五黑雞則可以放養在林下,自由漫步于茶園間。此外,她還打算做些帶梗的安溪鐵觀音。
一斤安溪有機茶出口250美元 美、德、瑞茶友贊不絕口
安溪縣副縣長王金章表示:“歐盟、日本、美國是安溪茶葉出口的主要消費國,而這些國家對食品安全更為重視,有機茶產業的完善,更有利于安溪茶產業與世界接軌。”
興溪茶業是安溪最早拿到歐美有機認證的茶企之一,也是一家有傳奇色彩的出口茶企。如今9年過去了,“有機”這個品牌幫助他們在出口之路上越走越順暢,有機茶100%出口,深得美國、瑞士、德國等茶友們的喜愛。一批200公斤有機烏龍茶出口法國,首次開拓歐盟高端市場,單價高達每公斤125美元
興溪茶業董事長王吾河表示:“出口飯并不好吃,國外對茶葉的檢測標準嚴苛。2006年5月,日本實施肯定列表制度,針對茶葉的農殘限量指標從83項增至276項;歐盟對茶葉的農殘要求高達470項,2014年以來對農殘法規進行了15次修訂,其中將啶蟲脒等4項農藥殘留限量加嚴了一倍,而我們的茶葉出口量還在不斷上升,就是對安溪茶品質的認可。”(海都記者 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