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祥華鄉可觀智慧茶產業生產項目施工現場了解到,全自動化精深加工生產線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與傳統茶企蒼山閣茶業生產基地共同演繹著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即將開啟“智能生產+沉浸體驗”的茶業發展新紀元。
“從項目立項到土地平整,鄉里專班全程跟進,效率提升50%以上。”可觀智慧茶產業項目負責人吳育輝感慨地道出祥華鄉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效。面對項目初期遇到的用地規劃審批難題,鄉政府創新建立“1+N”專班服務機制,由自然資源、林業、農業等多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鄉主要領導帶頭踐行“一線工作法”,針對項目臨時用電需求,協調供電部門開辟綠色通道,將原本45天的審批流程壓縮至18天完成。并通過“一月一現場”實地辦公、“一季一評估”流程優化的閉環管理,創造項目建設的“祥華速度”。
據了解,在茶葉生產關鍵環節引入智能裝備,可觀智慧茶產業兩大項目不約而同地將科技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該項目引進的全自動化精深加工生產線,通過智能控制系統精準調控殺青、揉捻等關鍵工藝參數,在降低40%能耗的同時,實現了茶葉品質的標準化提升。配套建設的數控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倉儲系統,構建起從生產到物流的全程數字化管理體系。“傳統制茶依賴老師傅的經驗,現在通過智能化改造,人力成本降低30%,產品合格率提升至99.8%。”可觀智慧茶產業項目技術負責人陳華偉的介紹,展現了科技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
除此之外,祥華鄉還創新推出“茶+N”融合發展政策包,通過金融授信等激勵措施激活產業乘數效應。蒼山閣茶業將2000畝生態茶園與非遺制茶體驗深度融合,打造茶旅研學示范基地;可觀項目聚焦產業高端化,建設茶產品研發中心,開展冷萃茶、茶多酚提取等精深加工技術攻關,預計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2億元。這種“前端體驗+中端智造+后端研發”的全產業鏈模式,使茶葉綜合效益提升3倍以上。
祥華鄉黨委書記陳培源表示,站在新起點,祥華鄉將以“三茶統籌”發展理念為指引,深化“數字技術+傳統工藝”的融合創新,全力打造集智能加工、文化體驗、科研轉化于一體的現代茶產業體系,讓千年茶鄉煥發新時代光彩。(記者 李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