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安溪縣各地鄉賢紛紛返鄉,帶著在外積累的財富、技術和廣闊視野,積極投身家鄉建設,上演一場溫暖人心的“雙向奔赴”。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家鄉的深情厚誼,為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學校的電腦又舊又慢,很多教學軟件都運行不了,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春節返鄉之際,長卿鎮祥泉村鄉賢張烈江偶然得知這一狀況后,立即啟動“教育煥新行動”。他精心挑選適配教學需求的100余臺高配置電腦,全面升級全鎮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備。
多年來,張烈江在外拼搏奮斗,卻始終心系家鄉發展。去年12月,廣州安溪商會換屆之際,作為會長的他以身作則,慷慨解囊,捐贈200萬元給縣慈善總會,用于推動家鄉慈善事業發展,切實幫扶困難群體,助力改善民生狀況。此外,他還向長卿崇德中學捐款20萬元,提升學校學生的學習環境。
除心系教育外,不少鄉賢也心系家鄉經濟發展,踴躍回鄉投資興業助推家鄉發展。在龍門鎮2025年新春企業家座談會上,安嘉門業、泉州智域智能科技、福建省鑫奇力科技等項目簽約落地。而在湖頭鎮則舉辦的“青春歸巢 才聚家鄉”返鄉大學生新春座談會上,也集中簽約了固銘儲能鋰電池制造、宏鑫達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合作、曲斗香酒業生產、米粉水再利用等多個項目。
在鄉村振興方面,鄉賢們同樣發揮重要作用。官橋鄉賢廖鋰平捐資500余萬元建造馬獅生態公園,已成為產城融合新地標。金谷鎮洋內村鄉賢組織并成立公益協會,關愛當地困難群眾;土生土長的金谷鄉賢陳文令打造公益性藝術公園,成為春節的網紅打卡地……在鄉情、鄉愁的牽引下,一批批鄉賢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不只如此,事業有成的鄉賢們也傾心于家鄉的鄉村文化生活。春節期間,祥華村文化廣場上演的“知家鄉 愛家鄉 建家鄉”主題村晚,成為鄉賢文化反哺的生動注腳。在鄉賢企業及十余位鄉村能人共同支持下,這場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文化盛宴,既傳承了閩南民俗精髓,又注入了新時代精神。鄉賢們還為全村80歲以上金婚夫婦送上新春紅包和愛心物品,將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化作暖心實踐。
這一幕幕暖心場景,是安溪縣鄉賢助力家鄉發展的生動縮影。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安溪人共答安溪題”的責任與擔當,為家鄉的明天描繪出更加美好的藍圖。縣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安溪縣將持續完善鄉賢參與機制,優化服務保障,進一步激發鄉賢回報家鄉的熱情,凝聚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共同譜寫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記者 黃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