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首家村級地質文化博物館“灶坪村地質文化博物館”在龍涓鄉灶坪村建成。
走進龍涓鄉灶坪村地質文化博物館,仿佛走進一個時光隧道,一扇通往地球億年歷史的神秘之門緩緩開啟。展廳內,礦物巖石形態各異,每一塊礦石都承載著地球深處的故事,訴說著漫長歲月中的地質變遷。
該博物館是我縣申報建設灶坪地質文化村配套項目,展館分為灶坪地質演化、生態資源、人文薈萃和發展規劃等四部分,介紹灶坪地區地質演化的過程、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鄉村歷史文化積淀,陳列著在灶坪發現的瑪瑙、黃蠟石、簇狀石英晶體等巖石標本。
灶坪村生態環境優越,不僅是美麗茶鄉,還是美食和長壽之鄉,鄉村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去年8月,省煤田地質局所屬省197地質大隊在地質調查中發現,該村有古火山口、溫泉、礦泉水等地質遺跡24處,以及護國巖、風動石、茶山老龜、生命之根等奇巖異石景觀地貌,并發現4.6平方公里富硒耕地,具備申報建設地質文化村的基礎條件。
龍涓鄉灶坪村村委會主任陳水勝表示,目前,該村正以申報建設灶坪地質文化村為契機,打造“地質+生態農業+鄉村旅游+地質研學+生態康養+兩岸融合發展+大數據賦能”產業模式,將資源變成資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同時,還將地質文化村建設規劃與村莊規劃有效銜接,積極參與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創建“安溪灶坪海峽兩岸鄉村振興合作基地”,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探索偏僻山村鄉村振興發展路徑。
(記者 黃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