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魁斗鎮溪東村啊忠草莓采摘園人氣爆棚,酸甜可口、飽滿多汁的草莓吸引了不少人前來采摘,采摘園也成了當地“網紅打卡地”。
近年來,魁斗鎮持續“喚醒”農村閑置資源資產,將其作為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重要突破口,不斷探索推進農旅融合發展,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游客體驗草莓采摘樂趣
“莓稻”輪作 撂荒地煥發新活力
走進草莓園,一顆顆飽滿的草莓在綠葉中若隱若現,泛著讓人垂涎欲滴的光澤。游客們走走停停,一邊品嘗草莓,一邊體驗采摘樂趣。“今天是周末,我帶著老婆一起過來采摘草莓,不僅可以看到田園景色,還可以體驗豐收的喜悅和采摘樂趣。”家住城區的市民王連勝說。
“這里土質適宜,很適合種植草莓,現在畝產可達1500千克。”啊忠草莓采摘園負責人廖素忠介紹,2023年,她和丈夫吳建生從福州市閩侯縣青口鎮回到家鄉安溪。正趕上魁斗鎮大力開展撂荒地整治。經過與村里協商,夫婦倆從群眾手中承包5畝撂荒地。經過一番實地探索,確定了“草莓+水稻”輪作模式。
談起草莓種植,吳建生自信滿滿。“我們家以前種過草莓,經驗十分豐富!”吳建生告訴記者,正是在專業技術的加持下,經歷幾個月的翻土整地、果苗培育、栽培管護,紅紅的草莓便掛滿曾經撂荒的田間地頭。
草莓收成后,再過一個多月,草莓園就翻耕種下水稻。廖素忠介紹,將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草莓,與水稻干濕輪作種植,不僅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還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拓寬增收渠道。“‘水稻+草莓’的輪種模式,讓閑置的撂荒地實現更高經濟價值,煥發新的活力。”
農旅融合 特色產業拓寬致富路
“在家鄉建設采摘園,還因為地理位置好,靠近交通主干道和清風洞景區,人流量高。”廖素忠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逢雙休以及節假日,每天游客可達300人。草莓一年三茬,采摘期最長可以持續5個月,年收入預計有十幾萬元。
廖素忠介紹,采摘園毗鄰清風洞景區,一到采摘季節,可以增加游客在景區內停留時間,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感,同時也能增加周邊農戶的收入。“通過流轉土地,村民可以獲得租金,還能到采摘園打工,采摘園采用計時付薪制,村民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廖素忠說道。
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草莓種植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魁斗鎮緊抓鄉村振興機遇,及時、全面地向廣大村民傳達惠農政策,引導村民轉變思想觀念,引進農業公司、種植大戶租種等,因地制宜發展更具潛力的特色種植業。如今,油柑、臍橙、皇帝柑等特色農產品,早已成為當地種植戶的“致富果”。
魁斗鎮副鎮長陳偉表示,接下來,魁斗鎮將繼續堅持農旅融合發展思路,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精品農業、精致農業,不斷壯大觀光旅游和采摘農業,形成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采摘于一體的休閑模式,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帶動更多農戶增收,助推魁斗鎮和美鄉村建設。(記者 章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