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茶鄉山水、賞山川靈秀、品非遺文化、看人間煙火……寒冬已過,春回大地,今年以來,安溪的文旅產業復蘇發展新氣象令人振奮,“蟄伏”許久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茶鄉,追求久違的詩和遠方,茶鄉山水間縈繞著滿滿的旅游“煙火氣”。
網紅打卡地
激活文旅產業
春光和煦,五月,正是游玩好時節。走進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的溪岸藝術園,只見兩岸樹木蔥郁,疊石與潺潺流水相映成趣,岸邊藝術長廊、戲臺、步行道等休閑娛樂場所古色古香,四面八方的游客循跡而至,人潮如織。游玩的孩子們把景觀地帶當作“游戲場”,嬉笑玩耍,大人們則把茶桌搬到溪流中央石頭上,將自己與孩子變成風景里的一部分,品茗賞景。許多人拍攝圖片和短視頻,發到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體上,引來一波波點贊和評論,“金谷溪岸藝術園”儼然成了火爆網紅打卡地。
“溪岸藝術園成為‘網紅打卡地’,為金谷鎮文旅產業發展提供另一種可能。”金谷鎮鎮長李凝蘇告訴記者,這座通過招引當代藝術家、雕塑家陳文令返鄉投資1000多萬元傾心打造的溪岸藝術園,自建成后,每天到訪游客800余人,目前已接待游客逾10萬人次,并入選福建省鄉村“五個美麗”建設典型案例。
“鄉村連接歷史和未來,承載著人們對生態宜居的向往與追求。”金谷溪岸公園建造者陳文令說,建造這座藝術院是受到中國古代園林“疊山造園”營造方式的啟發,取材“石跳釘”、溪流、雕塑等人文及自然元素,采用中國畫高遠、深遠、平遠的意境造景,創造與“鄉愁”“鄉建”融合共生的鄉村藝術公園。公園里天然溪石、鵝卵石、各種舊石構件點綴其間,以陶瓷為基礎的現代大型雕塑藝術品隨處可見,四周綠意蔥蘢,近處流水潺潺,已成為當地群眾休閑觀光和親水游戲好去處和網紅打卡地,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遠方來客參觀。
“我們還會探索開發具有金谷特色的雕塑掛件、飾品、手辦等文創作品,提高旅游的附加值。”李凝蘇表示,金谷溪岸藝術園項目已完成一期工程,正在實施接待中心、入口藝術墻等項目建設。“我們將扎實推進溪岸藝術公園二期建設,完善設施,擴大引客效應,吸納社會資源到金谷村開發休閑農業、民俗賽事等項目,把‘網紅效應’轉化為‘網紅經濟’,激活文旅產業。”
溪岸藝術園只是一個縮影。“五一”假期期間,白瀨鄉星期八瀑布人流不斷,抬頭望去,只見一道瀑布,從山崖上奔瀉而下,像一匹抖動的白絹,掛在山上。溪禾山鐵觀音文化園推出萌寵森友會、戶外電影、篝火晚會、煙火秀表演等一系列活動,吸引眾多親子家庭在草坪上與羊駝、小香豬等萌寵親密接觸。在花千谷湖心公園,陽光從樹林間穿灑而過,游人奔跑、嬉戲、燒烤、瑜伽、寫生、搭帳篷,愜意無比。在尚卿鄉的國心綠谷生態茶莊園,到處是一片熱鬧景象,一群群自駕游客在這里休閑度假。在虎邱鎮的華農生態農業項目,游客們走進茶園,體驗房車,在各類景點體驗打卡……安溪旅游的持續升溫,逐步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全域旅游”產業體系。
蓬萊仙境
打造全域旅游格局
“風景優美、人文厚重,美食也非常豐富,冬瓜條、沙茶面、煎豆干,極具誘惑力,這一趟來值了。”近日,三明游客章源對這次蓬萊鎮清水巖之旅贊不絕口。
山川鐘靈,海湄毓秀,人文薈萃,安溪縣蓬萊鎮是著名僑鄉和文化古鎮,這里有著一處聞名海內外的宗教圣地——清水巖,樓閣殿宇巍峨宏偉,水光山色秀麗神奇,文物古跡星羅棋布,是令人神往的“蓬萊仙境”。來到清水巖景區入口,記者看到,小吃一條街和農特產品展里擺出鶴前荔枝、龍居面線等特色農副產品,美食佳肴琳瑯滿目,許多來往的游客被這些當地美食所吸引。
“之后我們還會引導更多湖頭小吃等縣內名品入駐,豐富美食種類,讓更多游客前來‘打卡’。”為促進清水巖旅游效益最大化,蓬萊鎮從“門票經濟”向“綜合消費經濟”轉型,蓬萊鎮鎮長葉政賢表示,要完善“吃住行游購”基礎旅游要素,讓大眾旅游需求得到更好滿足。“我們還通過抖音平臺展現清水巖仙境美景和清水文化魅力,‘安溪清水巖’抖音號短時間內迅速吸粉上萬。”
作為縣內乃至全市知名的文旅重鎮,蓬萊鎮坐擁清水巖等知名龍頭景點,處于旅游業迎來爆發性增長的后疫情時代,如何發展壯大全鎮文旅經濟?“激活鄉賢力量,創新文旅產品供給,打造安溪‘清水+’文旅中心。”這是葉政賢給出的答卷。
近年來,蓬萊鎮以清水巖為引領,帶動境內近百處景點發展,初步形成“龍頭引領、以點帶面”的全域旅游格局;完善綜合配套住宿服務體系,全鎮星級酒店床位達200余個、小木屋別墅等床位40余個。春節黃金周期間,累計接待游客高達42.1萬人次,實現旅游質量效益“雙提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美起來,產業興起來,文化味濃起來,文旅產業成為富民產業。“我們將搶抓‘后疫情時代’與‘后申遺時代’疊加的機遇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精準施策,推動安溪文旅強勁復蘇、彎道超車。”安溪縣文體旅局局長林清杰表示,安溪2022年共接待游客人數達520.78萬人次,旅游收入達56.31億元,兩項指標增長率均居全市前列,“之后我們將立足生態茶園、康養溫泉、紅色遺址等資源,創新營銷方式,與視頻直播平臺、網紅主播合作營銷一批‘網紅’打卡地,推動文旅經濟做大做強做優。”(黃如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