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芯谷安溪分園區辦事處和縣臺灣人才協會聯合舉辦以“問茶原鄉追源尋韻”為主題的兩岸人才交流活動,組織兩岸青年人才走進安溪鐵觀音發源地——西坪鎮。活動中,20多名兩岸青年人才共聚一堂,賞茶園、品茶香、話發展,共同交流人才交往、產業共融美好愿景。
品茗聞香 感受原鄉魅力
茶業是安溪縣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當前,正值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重要節點。大多數臺灣人才對此有所耳聞,但深入了解的并不多。此次的茶葉原鄉體驗活動,自然成了臺灣人才深入了解安溪茶產業的絕佳機會。
一行人首站來到西坪鎮“人才之家”活動室,聽取西坪鎮鎮長王文龍介紹西坪鎮茶史淵源、人才政策、茶旅發展現狀等情況。當了解到安溪縣茶農發明創制“半發酵”烏龍茶制作技藝、發現世界名茶安溪鐵觀音、發明“短穗扦插”茶樹無性繁殖技術等三大歷史性成就時,臺灣人才們紛紛贊嘆安溪縣茶產業的深厚底蘊。
來到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核心區,參觀“皇帝賜名說”和“觀音托夢說”鐵觀音發源地,一行人紛紛拍照留念。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他們對安溪鐵觀音的發展歷史以及安臺茶文化淵源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沒想到安溪和臺灣茶緣如此之深!”當了解到臺灣木柵鐵觀音和安溪鐵觀音之間的淵源之后,天電光電執行副總邱政康感嘆道。
在松巖村的魏蔭茶廠,對制茶獨特工序異常好奇的青年人才們紛紛動手體驗一番;在茶禪寺的品茗室里,聆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魏月德講述安溪茶故事,大家一起參與品茗、斗茶。大家都說,安溪鐵觀音與臺灣烏龍茶同根、同種,韻味相近。工作之余,品一杯安溪鐵觀音,可解思鄉情緒,但又不思鄉,因為這里便是故鄉。
引才聚才 扎根茶鄉發展
兩岸共飲一杯茶,鄉音笑談產業興。當天的西坪之旅,臺灣人才與縣委組織部、園區負責人共同暢敘兩岸交流、產業發展,更講述在安溪創業發展、展示才能的新機遇、新發展和新故事。品飲間,大家聊得最多的還是近年來國家、省、市、縣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
“臺灣人才在安溪生活穩定、工作興順、待遇受重視,我們深深感受到優惠政策的溫暖。”縣臺灣人才協會會長謝斌暉告訴記者,目前園區聚集臺灣人才近50人。從以前的從事茶葉生意到如今從事光電、機械智造等高新產業,兩岸人才交流從未停下,說明安溪縣引才聚才政策強而有力。
“優惠政策從二十幾年前一直延續至今,而且常新常發展,為廣大臺灣人才謀福祉。”2015年,謝斌暉帶領團隊正式與晶安光電“喜結連理”。如今,謝斌暉不僅是晶安光電副總經理,也是安溪縣臺灣人才協會會長,還是泉州市人才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去年,他還享受人才優惠政策在泉州置業購房了。
謝斌暉介紹,過去幾年,他親眼見到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新血液注入安溪的各行各業中。“現在安溪的創業、就業環境給臺灣青年很多機會,許多臺灣年輕人愿意來安溪就業、創業打拼,實現自己的夢想。”謝斌暉說。
為進一步推動兩岸青年人才融合發展,此次活動還舉行兩岸青年人才福建行啟動儀式。“開展兩岸青年人才福建行系列活動,陸續組織在安臺灣同胞走訪省內其他人才驛站和企業。”泉州芯谷安溪分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永堅表示,園區將持續引才聚才,吸引寶島才俊扎根安溪,與安溪發展同頻共振,成為茶鄉大地成長變化的“零距離”參與者、見證者、共享者。(記者蘇連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