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溪首屆“二元制”大專班畢業典禮圓滿落幕。此次活動是由泉州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安溪分園區和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慈山分院聯合舉辦的,來自園區的63名“大齡”應屆畢業生順利畢業,在完成學歷和技能的同時,也圓了他們的“大學夢”。
三年前,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與泉州半導體高新區安溪分園區正式簽約,在位于安溪縣湖頭鎮的泉州經貿學院慈山分院試水“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設置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并在園區選拔招收第一批學生。
三年來,校企二元合作辦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企業崗位需求,對接職業標準,共同確定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以及技能實踐課,定制“企業版”人才培養模式,為全省“二元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提供生動的“安溪樣本”。
工作學習兩不誤 職務技能雙提升
“非常激動,沒想到我也能拿到全日制大學畢業證書。”畢業典禮現場,天電光電有限公司員工李玉元作為優秀學員代表,在上臺發表畢業感言時介紹,受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中專畢業后就步入社會,但心里一直懷有一個“大學夢”。曾想去考個全日制學校,又怕沒時間兼顧工作和家庭。后來,泉州半導體高新區安溪分園區和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慈山分院聯辦的“二元制”大專班,幫他實現了人生夢想。
何謂“二元制”辦學?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慈山分院副院長王國陽介紹,“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是結合企業培養需要和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情況,由職業院校從企業員工中招錄學生,企業提出培養需求,職業院校從企業員工中招錄學生,校企二元主體共同教學、管理、評價等,開展全日制專科學歷教育的一種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這些學生兼具企業員工和學校學生雙重身份,可以在上班領工資的同時完成學業,領取全日制大專畢業證書。”王國陽說。
憑借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從事LED封裝工作的李玉元實現了自己的開掛人生。李玉元介紹,在老師的帶領下,他的理論知識逐漸形成體系,并以此攻克第四代陶瓷白光技術。該技術具備每月10KK以上產能,可輸出產品價值每月1000萬元以上的效益。借此技術,天電光電一舉成為行業唯一一家同時擁有第三代和第四代陶瓷白光技術的企業。
不只是完成第四代陶瓷白光技術攻克,李玉元還“曬”出自己的三年學習“成績單”:自2018年入學以來,李玉元陸續申請專利20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項,發明專利實審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7項,有4項專利正在申請中。專利、技能、學歷等多重優勢傍身,讓他在公司里從課長晉升為技術中心技術開發部副經理,榮獲企業優秀員工,并被認定為泉州市第五層次人才。
與李玉元一樣,同樣是首屆“二元制”畢業生的晶安光電有限公司員工潘奇凱,則借著“二元制”學習的機會,在職務晉升的同時,管理能力也迅速提升。“課程實用性高,針對性強。”潘奇凱現在管理著40多名員工,是入學前的10倍。他說,上課帶來的好處不勝枚舉。如:計算機課程,教會他熟練使用辦公軟件,一些重復機械工作迎刃而解,提升工作效率;應用文寫作,幫助他提升文字表達能力;市場營銷課程,教會他先進管理理念。
“圓夢”的不止李玉元、潘奇凱兩名員工。三年來,從試水“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開始,泉州半導體高新區安溪分園區和泉州經貿學院慈山分院已連續三年開設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班,累計培養員工100多名。統計顯示,首屆畢業的63名學生,不僅獲得全日制大專畢業證書,而且在職務和薪酬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校企融合更深入 多方共贏促發展
如果說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脊梁,那么技能人才就是支撐脊梁的關鍵。在泉州半導體高新區安溪分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永堅看來,單純依靠企業對招聘員工的培訓,難以使企業迅速形成競爭優勢。企業參與高職教育、培養和儲備企業所需人才、提升現有人才水平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
“對企業而言,‘二元制’辦學推動校企深度融合,共同營造文化和學習氛圍,有助于提升企業文化、留住優秀人才和提升企業品牌,實現企業、員工、學校等多方共贏局面。”陳永堅認為,校企“二元培養”模式為企業員工提升提供機會,是企業給員工的福利,為企業留住人才加碼,也為企業自身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當前國內對技術與理論兼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缺口大,尤其在集成電路、半導體等領域尤為突出。”談到企業用工現狀,晶安光電人事經理陳偉峰坦言,目前省內本科院校培養的應用電子方向專業技術人才主要是針對科研方向,不適合一線生產工作;而職業學校雖擅長理論教學,但受經費限制,無法提供高精尖機器設備給學生實踐。“‘二元制’辦學可彌補雙方不足,是一種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共贏模式。”
陳偉峰表示,參加“二元制”學習并取得畢業證書的員工,不僅可升職加薪,還可以報銷部分學費。“選拔‘二元制’學生,有一定的競聘和篩選,要比較優秀,是企業未來的后備力量。”陳偉峰還表示,今后,“二元制”還將引入企業文化當中,作為梯隊培養的另外一種模式。
天電光電人事經理張仁權也十分看重“二元制”辦學。他表示,目前,天電光電不少崗位均采用競聘方式,員工不僅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能力,還要相應的學歷。而“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就是面向企業在職員工開展的全日制專科學歷教育,這為低學歷員工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歷提升機會。
“直接從員工中招生,學生畢業后能夠在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增加企業價值。”張仁權說,公司推出系列政策,用實際行動支持員工提升學歷。比如,對“二元制”大專畢業的人員,可優先考慮升職,補貼部分學費,每月基礎薪資相比初中學歷人員多1500元、比高中學歷人員多500元左右。
“‘二元制’立足產業特色和企業發展實際需求,實行雙導師制,真正解決企業復合型人才緊缺難題,為企業招才攬智加碼。”泉州半導體高新區安溪分園區管委會主任白勁松表示,管委會將進一步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通過園區、企業和學校三方聯動,進一步提高園區員工對“二元制”辦學模式的認知度,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人員入學,為園區企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助力園區高質量、高水平發展。(張錦川 吳明娜 章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