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愛親、誠信敬業,遵德向善,修身篤教。”這是安溪縣官橋鎮上苑村廖英忠家庭長期踐行的家風家訓。2009年9月,廖英忠家庭被市政府授予“教育世家”榮譽稱號;2018年、2019年分別被省、市、縣婦聯評為“最美家庭”。近日,廖英忠家庭又被評為首屆市文明家庭。
堅守講臺傳承師德仁心
現年73歲的廖英忠于2008年退休,從教36年。談起他從教的初衷,廖英忠告訴記者,他的父親廖日春曾經是小學老師,教了一輩子的書,對子孫后代的教育更為重視。廖英忠兄弟姐妹五人,他最大,父親對他的期望更加殷切。在父親言傳身教下,廖英忠走上從教之路,他的勤勉好學,使他由一名小學民辦教師成長為中職學校(原培文師范)的高級講師。
在職時,廖英忠是學校閱覽室的常客,在當時條件下共摘錄整理50本近百萬字的學習資料。他先后在全國40多家刊物、網絡上發表長短文稿400多篇,其中在CN刊物(含學生刊物)上發表180篇,有60多篇獲獎。退休后廖英忠還發揮余熱,曾受邀任副主編編寫出版《安溪的“陳嘉庚”——施金城》一書,并積極為廖長官歷史文化研究會撰稿、供稿。
三十多年的付出,換來碩果累累。廖英忠的學生遍布全國,每年過年都有學生千里迢迢趕來看望他,讓他倍感幸福。愛崗敬業的他,曾被市政府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省優秀教師”;1995年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全國中師教師獎;2017年9月被教育部、人社部授予“鄉村學校從教30年”榮譽。
在祖父和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廖英忠的兒子和女兒也紛紛走上三尺講臺。廖英忠的兒子廖杰馳和兒媳林小青是培文實驗高級中學教師,女兒廖延芳是官橋中心小學教師。一家人在工作中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在單位里都是業務上的佼佼者。兒子和兒媳均多次獲校、鎮優秀教師榮譽;其女兒也曾獲縣優秀教師、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市骨干教師等稱號。
“長輩們對教育的執著和責任心,對我們從事教育事業的后輩來說,影響是最直接的。激勵著我們把一顆真心交給學生,端好這碗良心飯。”廖杰馳說。
家庭融洽傳遞最美家風
“廖老師不但工作出色,還是個十分孝順的人呢!”在上苑村,說起廖英忠,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廖英忠退休后,本可安居縣城,但為照顧年邁父母回老家與雙親共度晚年。他和妻子二人盡心照料,直到父親99歲因病去世。其父高壽得益于廖英忠孝老愛親的家風和他三兄弟家庭和睦融洽的人際關系。
“工作時,我不能在家孝敬老人,如今退休了,理應回到父母身邊,以報答養育之恩。”廖英忠說。其父在世時因患白內障和高血壓,家人擔心他年紀大有風險,一直沒帶他去做手術。那年他雖92歲,但還一心想做手術。廖英忠說:“‘順意’也是盡孝的體現”。為圓老人的“復明夢”,他陪父親到廈門做雙眼白內障手術。經過五天的住院治療,其父的眼睛基本復明。
廖英忠家庭的和睦融洽在村里傳為佳話。廖英忠夫婦二人攜手并肩,同甘共苦,工作互相支持,生活互相照顧。40多年來,從未紅過臉、吵過嘴。妻子施寶華全力操持和打理好農活與家務,長期對丈夫和家人工作大力支持,默默奉獻,無怨無悔。廖英忠的子女們個個懂事孝順,兒子女兒幾乎天天打電話問候,一有空就回家看望老人。
“所有獲得的榮譽,實際上也是在努力鞭策我們更好地去工作。不管是‘教育世家’還是‘文明家庭’,不是我自己的努力,是每個家庭成員的一種光榮,激勵著我們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廖英忠說。(記者陳和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