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福建安溪清水巖祖庭和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50余名代表,通過網絡視頻連線“云”方式,就兩岸清水祖師文化展開交流研討。
這場云交流活動分為福建安溪清水巖和臺灣臺中龍泉巖兩個會場。研討會上,安溪清水巖祖庭代表向臺灣同胞宣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幫助廣大臺胞臺商緊緊抓住大陸“十四五”規劃蘊含的兩岸交流合作的巨大機遇,積極融入福建“第一家園”建設,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
“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 ,目前兩地無法互相參訪,但能運用科技搭建的平臺,讓祖師文化交流活動得以持續,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陳文雄理事長介紹,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成立于2011年11月。
研討會上,廈大人類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民俗學會法人代表劉家軍教授以《兩岸共仰的一個信俗祭祀圈——清水祖師文化》為題發言。劉家軍認為,“這得益于清水祖師的善良、慈悲,是老百姓最好的口碑。還得益于兩岸的民間力量、兩岸政界人士的助推,以及高校老師、學者相關學術研究。”
“我想進一步探討清水祖師的水德:以‘清水’命名一種神靈和信仰的存在,在中國宗教界恐怕是絕無僅有的。”安溪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謝文哲在研討會上說,祖師不但以水名之,且冠以“清水”,清水清冽,清水清鮮,清水明鏡,清水清揚,清水清心……世間所有美好仿佛都與“清水”有關。
謝文哲先生還向大家介紹去年來他所進行的一個寫作項目《天下清水》。該書描述清水祖師信仰如何由安溪開端,向閩南廈漳泉及閩省內外(如四川成都)、臺灣等地和東南亞等國傳播過程,為清水祖師信仰在中華文化的歷史時空中定位,進而闡釋這一民間信仰的文化人類學意義。
“清水祖師文化根植兩岸,這種神緣、人緣、文緣、地緣、親緣的聯系,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安溪縣清水祖師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國懷先生以《清水心 兩岸情》為題作發言。
“云”上交流研討期間,安溪清水巖普光法師介紹今年來祖廟供祭方式的革新情況,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首席顧問陳水湖先生介紹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情況,常務監事蘇長裕介紹臺灣三峽祖師廟庚子年迎大旗盛況;嘉義竹崎東湖仔祖師廟副主委李麒麟就東湖仔祖師廟如何弘揚清水祖師文化做了介紹。
近年來,兩岸信眾充分發揮清水祖師信俗的橋梁紐帶功能,積極搭建交流平臺,陸續舉辦清水祖師金身赴臺、海峽兩岸清水祖師文化節、世界清水祖師文化聯誼會等活動,促進了兩岸的文化交流。安溪清水巖管委會主任謝慶云表示,采用視頻連線舉辦“云”上研討會,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今后安溪清水巖還將不斷探索運用新媒體和新技術手段,為兩岸清水祖師文化交流開辟新形式、新空間。(洪金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