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走進福鼎市各大項目一線,只見機器轟鳴、車輛穿梭,一個個追“高”逐“新”的廠房平地拔起,助力福鼎駛入高質量發展航道。與一個個火熱場景相呼應的,是一組組“飄紅”的數據。
2023年,福鼎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7.9%,增幅居全省第一。38個福建省、寧德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3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謀劃儲備項目545個、總投資近4000億元;重大項目開工38個、竣工29個。
精心建項目
2023年12月,福鼎(鋰電產業園)交通樞紐中心項目完工,極大緩解了工業園及周邊群眾公共交通資源緊缺問題,為福鼎時代及周邊企業的工人、群眾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出行環境。
作為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配套項目之一,該項目主要由交通樞紐服務大樓及附屬建筑組成。其中,交通樞紐服務大樓具有物流、公交客運、安檢、調度、商業、會議辦公等功能,同時設置了52個中型機動車停車位、27個普通機動車停車位、419個非機動車停車位、15個充電樁,并為站內車輛提供汽車維修檢驗、充電清洗等服務保障。
龍頭引領,產業鏈環環相扣。去年以來,福鼎市著力推進主導產業集聚成勢,壯大鋰電新能源產業生態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鋰電新能源產業總產值接連突破300億元、400億元大關,福鼎時代4號超級工廠、邦普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產,邦普產業園二期、云山慧谷等一批產業鏈項目動工建設,鋰電配套供應商增至27家。
新興產業“生強枝”,傳統產業“發新芽”。近日,在福鼎市沙埕鎮中心漁港碼頭腹地,沙埕港冷鏈物流項目室內裝修已完成,庫容3萬余噸的冷庫倉儲中心及附屬配套工程已落成,預計3月底交付業主使用。
據了解,該項目著力打造一個集冷凍、冷藏、加工、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冷鏈物流中心。投用后,將有力促進沙埕中心漁港由傳統漁港向現代化漁港方向發展,補齊福鼎市水產品冷鏈物流短板,推進漁業全產業鏈延伸,提升海洋漁業產業化水平。
除此之外,天湖時代酒店項目封頂、寧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動工……一個個新項目、好項目、大項目次第在福鼎“落地生根”,并形成“引育一個、跟進一批、帶動一片”的集群效應。
擴鏈建群,福鼎市進一步健全“一區多園”管理體系,在沙埕灣南北兩岸打造各具特色、功能完備、有機連接的產業園區,取得顯著成效。其中,鋰電新能源產業園獲評省級片區綜合開發建設樣板,龍安化工園區安全整治提升通過應急管理部復核,福鼎工業園區在全省開發區綜合排名上升12位,不斷助推加速福鼎工業的發展與騰飛。
精深謀項目
新的一年,怎樣保持增長勢頭?如何積蓄發展后勁?福鼎市主線清晰:抓招商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
在項目謀劃上,福鼎市聚焦動能轉換,持續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處理好投資與效益、規模與結構、監管與服務等關系,圍繞“四大經濟”“四大主導產業”和現有產業鏈條,聚焦產業鏈缺失環節、高新領域,盯住頭部企業、鏈主企業,充分發揮寧德唯一化工園區優勢,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優質項目落地,力爭實現工業招商100億元以上。
堅持“大小齊抓”。既突出品質高、支撐強的大項目,也注重優環境、惠民生的好項目:適度超前布局一批穩基礎、優結構、利長遠的項目,發揮四大產業服務隊和項目專員(助理)作用,實施福建省、寧德市重點項目40個,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00億元以上。同時,實施城鄉品質提升工程,適時啟動城市更新試點,打造更多城市“透氣”“透綠”景觀空間等。
堅持“新老同抓”。既突出延鏈條、增效益的新興產業,也注重創特色、促融合的傳統產業:壯大鋰電新能源產業生態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力爭鋰電新能源產業產值突破600億元、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時,推動傳統產業創新發展,引導食品加工、石材加工、鑄鍛造等產業迭代升級新產品,大力支持企業創建品牌、制定標準、爭創質量獎。
堅持“內外共抓”。既突出招大引強、招新引優,也注重創優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易辦”轉變,推出更多“一件事”集成辦服務場景,推動涉企審批一次辦成、便民服務一網通辦等,打響“福鼎服務”品牌,讓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
項目興則產業興,項目強則經濟強。2024年,福鼎市著力沖刺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的目標,預計實施省、市重點技改項目15個,技改投資增長10%以上。(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