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8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 通訊員 林英嘉 沈煒琦 文/圖/視頻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發揮特色產業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3月28日,詔安特色產業創新院成立大會在漳州凌波詔安酒店成功舉辦。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余文權、漳州市政府副市長林少金、中共詔安縣委書記李亞容、詔安縣人民政府縣長黃慶華等領導嘉賓出席大會并為創新院揭牌。
余文權在致辭中表示,詔安地處閩粵樞紐之地,是原中央蘇區縣、重點老區縣,農業資源豐富,生態稟賦優越,目前已形成“山區有茶果、平原有糧蔬、沿海有漁業”的產業格局,現代農業發展方興未艾、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我院及相關研究所與詔安縣保持了長期密切的交流合作,特色產業創新院的成立,是我院與詔安縣開展院縣合作的全新模式和嶄新起點。我院將全力支持創新院建設,與詔安縣、各科研院校、新型主體緊密合作,持續開展良種良法示范推廣、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先進成果轉移轉化,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等全面嫁接、深度融合,努力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打造詔安樣板、書寫詔安答卷。
黃慶華在致辭中表示,詔安特色產業創新院是全省首個成立的綜合創新院,既是“院縣情誼”的賡續升華,更是乘勢而上的戰略攜手。長期以來,省市相關部門和科研院校始終對詔安高看一眼、厚愛三分,持續下沉靠前指導、給力服務,為詔安發展注入科創力量、賦予新質動能。當前,詔安正處于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既有“1234”(一株菜、兩棵樹、三畜禽、四條魚)特色農業產業體系,也有“兩優三新”“三頭三尾”深厚產業基礎,更有“兩國雙園”等戰略平臺加持,科創合作天地廣闊、大有可為。希望,省市相關部門、科研院校在新征程上能夠一如既往地支持詔安發展,讓科創合作綻放出最絢麗的產業之花、結出最飽滿的發展碩果。詔安,將以更快的“詔安速度”爭科研、爭創新、爭轉化,以更暖的“詔安溫度”優服務、強保障、促落地,推動創新院“發展藍圖”變為“科創實景”,相信有科研院校的科技賦能,有院縣雙方的同心耕耘,詔安這片熱土上必將滿園春色、繁花似錦,在加快建設新興工貿港口城市上結出累累碩果。
會上,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與詔安縣人民政府共同簽訂了詔安特色產業創新院共建協議。在與會領導嘉賓的共同見證下,現場還簽訂了10項創新研發或產業化項目合作協議,實現果蔬、茶葉、牛鵝、水產、農文旅五大產業鏈創新要素的全覆蓋。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創新院理事和院領導班子等創新院骨干人員聘任儀式,詔安縣人民政府縣長黃慶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研究所所長張明輝分別被聘為創新院理事長和院長,為創新院的高效運作提供強有力的隊伍支撐和組織保障。
會前,與會領導嘉賓一同前往詔安金都工業集中區管委會、創新院園區及中試場所、潤科企業進行參觀,并就如何實現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提出了優化資源配置、強化人才支撐、堅持科技引領、創新轉化機制等戰略建議。
據了解,詔安特色產業創新院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與詔安縣人民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提出的“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重要指示精神的共同行動,將著眼于詔安縣域經濟發展全局和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精準對接詔安主導產業需求,打造由詔安縣政府主導,多方科研院校、新型主體參與協同創新,多元化要素集成保障的一個綜合性的政、產、學、研、用合作平臺。
詔安特色產業創新院將充分整合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在科研人才、技術創新、信息資源等領域的核心優勢,聚焦詔安縣果蔬、茶葉、牛鵝、水產品和農文旅融合等五大特色產業的發展瓶頸和技術需求,積極開展協同創新與聯合攻關。該創新院將集中力量構建“一業一中心,一企一團隊”的發展模式,精準對接市場主體需求,通過推動落地大項目、創制大成果、建設大平臺、培養大人才,集中力量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全面系統引領詔安縣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詔安縣人民政府主辦,詔安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詔安縣農業農村局、詔安工業園區管委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