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13日訊(通訊員 張柳娟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 文/圖)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昔日,他參軍入伍,是保家衛國的錚錚男兒,如今,他奔赴基層,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作為“95后”的光坪村黨支部書記張健寶離開軍營后,他一身“戎裝”換“農裝”,以村支書的身份在鄉村振興的“新戰場”上續寫軍人本色、踐行初心使命。
堅守初心,彰顯軍人本色
張健寶同志打小就懷揣著保家衛國的理想,在部隊期間,他嚴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時間學習黨的先進理論,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素質,用先進理論指導學習、訓練和生活;五年的軍營生活,他曾獲得個人優秀士官一次、嘉獎三次、集體三等功一次,連續4年獲得優秀教官榮譽證書。
退伍后,張健寶投身農村工作,堅守初心,以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管理村兩委干部,推進村里各項工作開展。在疫情防控期間,他組織30名返鄉大學生成立了光坪村大學生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助力光坪村疫情防控工作;在防汛防臺期間,張健寶沖鋒在前,挨家挨戶通知需轉移人員,俯下身子疏通堵塞的水溝,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退役軍人的擔當與風采。
自張健寶上任以來,他把軍人的優秀品質帶到了村兩委干部隊伍的管理中,每周一早上在村部舉行升旗儀式唱國歌,提振村兩委干部的干事創業精氣神。他以軍人的品格贏得了組織和群眾的認可,2024年張健寶獲評“詔安縣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敢于擔當,心系鄉村發展
在擔任光坪村黨支部書記期間,張健寶同志以一顆為民實干的赤誠之心,充分發揮退役軍人的先鋒模范作用,心系基層群眾,改善人居環境衛生,帶動鄉村振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兵支書”的責任與擔當。張健寶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實現“黨建+”引領產業旅游發展;聚焦打造“一村一品”,制定青梅產業發展方案,積極向上爭取青梅發展產業資金及建設項目。
近年來,光坪村先后建設青梅矮化修剪增施有機肥項目、修建6條青梅機耕路、光坪村青梅優質標準化示范基地等等,助力光坪村青梅產業發展,帶領村民增收共富;2022年光坪村被評為省級“一村一品”青梅專業村。
為改善村居面貌,張健寶邀請省、市規劃設計院勘察編制村莊及土樓景點總體規劃,明確光坪村農村人居環境衛生發展目標和方向,打造生態宜居、文化休閑產業園旅游村。同時,積極向上爭資爭項,多方發動籌措資金,發揮社會賢達帶頭作用,創新“三零拆除”工作模式,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及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截至目前,共拆除土樓周邊影響村容村貌的舊房危房104間,平整出3395平方米土地,作為村莊道路、賢達文化廣場、停車場、綠化等公共用地。
樂于奉獻,情牽社會公益
張健寶同志本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平時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在建檔立卡、困難幫扶等方面,不遺余力真誠為村里老兵們服務,還經常自費慰問村里的退伍老兵,贏得光坪村民的廣泛贊譽。
同時在每年的重陽節、春節等傳統節日,張健寶依托光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組織身邊愛心人士,帶上雞蛋、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走訪關心慰問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貧困家庭等,為群眾服務,為社會分憂。他還致力于加強退役軍人隊伍建設,組織村里的退役軍人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增強退役軍人的凝聚力。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實干者。“兵支書”張健寶心系群眾,不改軍人本色,發揚部隊的優良傳統,把良好的軍旅作風記在心頭,落在實處,懷著一份赤忱之心,身體力行,帶領著光坪村干部群眾共同奮斗,走在建設美麗家園的幸福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