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7日訊(通訊員 李杰 閩南網記者 梁政 文/圖)龍文區藍田街道福隆社區下轄福隆城小區,常住人口約0.9萬人,占街道總人口11%。由于早期規劃問題,社區面臨基礎配套不足、供水等基本功能不強、外來人口多導致社區和諧度不高等“三不”問題。今年以來,藍田街道周密考量、精心組織,通過將福隆社區納入龍文區老舊小區改造及城市更新(一期)項目盤子,推動改造與完整社區建設有機融合,以實現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智慧治理、民主共治、黨建引領等“五大完整”為目標,確保福隆社區“改”出高顏值、“造”出高品質。
做細做實前期工作。為實現福隆社區“基礎設施完整”,藍田街道主動做好前期各項工作。積極與龍文區住建局、設計單位對接,召開8次協調會議,協調項目存在的問題,特別是針對配齊配套基礎設施、優化社區供水系統等提出相關建議;在項目設計階段,與設計單位保持持續溝通交流,召開現場會21次,現場確認改造點位,深化調整設計方案,完成社區小區景觀提升改造設計方案。
集思廣益補齊漏洞。結合開展主題教育開設的“藍田問題大討論”課堂,邀請EPC中標單位到場講解小區改造方案,并邀請區住建局、漳州市龍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及街道各社區到場參與討論。各單位圍繞如何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談思路、出點子、提建議,碰撞出了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通過群策群力、集思廣益,藍田街道的思路更清晰、目標更明確、“方子”更“對癥”,為補齊短板漏洞、更快更好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及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加快推動讓“老”居民樂享“新”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
高質高效推動改造。藍田街道緊緊圍繞“完整社區”建設目標,在“基礎設施完整”基礎上,立足“公共服務完整”,盤活近700平方米左右閑置用房,用于建設社區食堂、托育機構;推進“智慧治理完整”,組織召開12次專題會議,探討增設具有福隆社區特色的定制性模塊,推動智慧平臺試運行相關事宜;著眼“民主共治完整”,結合法律顧問進社區工作法,制定法治進社區服務機制,開展“社區現場辦公日”活動,累計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建議32條,現場解決25條問題,打造社區為民服務特色亮點;堅持“黨建引領完整”,籌建社區“大黨委”、“社區治理辦公室”等,聯結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多方力量,持續開展各類黨建共建活動,累計開展文化活動39場,服務4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