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8日訊(通訊員 陳思遠 沈煒琦 沈東梅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 文/圖)9月28日,以“慶豐收 促和美”為主題的漳州市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詔安縣第二屆生態牡蠣文化節活動在詔安梅嶺鎮南門村開幕。
漳州市委副書記黃水木出席活動并致辭,詔安縣委書記李亞容作歡迎致辭。詔安縣縣長黃慶華為詔安縣牡蠣協會成立授牌,詔安縣委副書記張宸琿、縣委常委陳三武、副縣長楊俊乾為“牡蠣王”“開蠔快手”比賽獲獎者頒獎。福建省水產研究所所長林琪、省信用聯社漳州辦事處主任林浩鳴,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林東坡,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李偉民等參與活動。
開幕式包含詔安縣2023年第三季度項目簽約儀式、詔安縣構建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啟動儀式等,現場共簽約11個項目,總投資38.6億元,其中,戰略合作協議1個;正式協議6個,總投資16.1億元;意向協議4個,總投資22.5億元。梅嶺鎮牡蠣產業獲授信再貸款1億元,并順利簽約“鄉村振興保”項目。本次活動為詔安牡蠣產業及其他特色產業開啟新機遇,打造良好產業生態。
漳州市委副書記黃水木在活動中表示,一年一度的豐收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親自推動的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法定節日,充分體現了人民領袖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當前,漳州市正錨定建設“農業強市”目標,全面鋪開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著力做大做強做優特色現代農業,推動千億級產業集群不斷提檔升級。詔安縣和全市一樣,立足“有山有海有平原”的資源稟賦,大念“山海經”,培育壯大設施蔬菜、青梅、八仙茶、灰鵝、富硒蛋雞、牡蠣、白對蝦、貝類等特色產業,扎實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希望詔安縣聚焦牡蠣等特色優勢產業,統籌“種養加”全產業鏈,打好品種品質品牌組合拳,更好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詔安縣委書記李亞容的講話中指出,詔安是長壽富硒之鄉,生態頤養之城,自然生態得天獨厚,山海資源稟賦優越。多年來,詔安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全面貫徹落實海洋強國和“海上福建”戰略,把生態牡蠣產業作為發展藍色經濟、打造海上牧場的重要抓手,以品質化、品牌化為導向,推動成立詔安牡蠣協會,著力規范海上養殖秩序,加快建設牡蠣集散中心,培育形成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條,詔安牡蠣品牌價值和經濟價值持續攀升。衷心希望,廣大牡蠣行業從業者乘著新時代的強勁東風,積極探索牡蠣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攜手擦亮“中國生態牡蠣之鄉”金字招牌。誠摯期盼,參加今天項目集中簽約的企業家朋友們,搶抓機遇、信諾重約、乘勢而上,在詔安這片投資熱土上大展宏圖、茁壯成長、碩果累累。竭誠歡迎,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多到詔安觀光做客、品味美食、考察洽談,多為詔安發展傳經送寶、牽線搭橋、加油鼓勁,共創美好未來。
活動主、副會場均設有企業、特色農產品展銷攤位,共計60個,品類包含詔安海產品、水產品、農產品及特色美食等,將詔安“中國生態牡蠣之鄉”“中國海峽硒都”“中國八仙茶之鄉”等多張名片再次擦亮。主會場還設有梅嶺風光國畫寫生及攝影作品展,讓游客除了吃喝玩樂外,還能欣賞藝術,感受濱海四時風光。
開幕式后,省、市、縣部分領導及專家出海參觀詔安海上牧場項目。
據了解,當晚,“我把家鄉唱給你聽”城市之旅巡演隆重上演,以慶豐收、賀喜悅、“蠔”門盛宴三單元展現精彩歌舞表演。詔安原創歌曲、潮劇表演等特色節目將氣氛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