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0日訊(通訊員 陳曉婷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 文/圖)初秋的8月,走進平和縣大溪鎮大松村的千畝梯田,只見秋風吹拂浪千重,稻穗豐碩笑顏紅。稻浪滾滾,陣陣稻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黃澄澄的稻穗已彎下了腰,呈現出一片豐收的景象。
現場機聲隆隆,收割機開足馬力在田野里“歡快”地來回忙碌著,正全力進行早稻收割,大片大片的早稻被收割和脫粒,稻稈則被粉碎還田,不少游客和攝影愛好者來到大松梯田游覽拍攝,共同見證這豐收的喜悅時刻。
“今年大松梯田還是種植雙季稻,種植的品種是隆望兩優889,是福建豐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的種子,抗病、抗倒、米質都很不錯,今年雨水充足,稻子長勢良好,畝產達到1160斤。”種糧戶陳銀新滿臉笑容地說道。
“今年,大溪鎮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種植,擴大早稻種植面積,減少生產成本,保質增量,實現產業化發展。同時,組織科技特派員到田間地頭加強技術性指導,包括病蟲害、栽培技術、田間管理、土肥施用等方面的指導,以及注重防范和降低災害性天氣對早稻生產影響的應對措施,以確保早稻的增產增收。今年全鎮種植早稻2870畝,比去年增加650畝,預計增產754000斤,目前已收割6成。”大溪鎮農業中心主任張金霸介紹道。
近年來,大溪鎮確保農業高質量持續發展,狠抓糧食安全,重視糧食生產,時刻緊繃糧食“安全弦”,落實水稻增產關鍵技術,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
此外,大溪鎮以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主要方向,以入選2022年福建省“全域旅游小鎮”為契機,以“琯溪有點田”繽紛鄉村旅“沉浸式”體驗為新熱點,謀劃“文旅+農業”文章,“擦亮、點亮、照亮”鄉村旅游品牌,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名片,助推平和縣全域生態旅游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