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5日訊(通訊員 邱怡騰 閩南網記者 梁政 文/圖)近年來,長泰圍繞“七比一看”競賽,積極探索創新鄉村振興大走訪“七賽”“村書記大講堂”等一系列體制機制,加快傳統產業升級,做深農旅融合文章,全力推進鄉村振興“長泰樣板”建設。
加快產業升級 促進農旅融合
一顆顆雞蛋經由傳送帶輸送到工人們面前,工人們熟練地撿起雞蛋,裝箱、打包。恒溫雞舍內,五萬羽雞在飼養欄中吃著飼料,管理這五萬羽雞僅需要一名員工。這是長泰區現代智慧農業的代表之一鴻森畜禽,也是長泰區傳統農業向現代化升級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長泰著力推動傳統農業升級,出臺各項政策資金扶持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在此背景下,鴻森畜禽、素一農牧、富達農牧等一批規范化、智慧化的農業產業快速發展。
鴻森畜禽養殖基地現代雞舍
一方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一方面推進農旅融合發展。“我們現在主要的經營模式是以自由采摘為主,周邊有一些旅游景點跟我們合作,會帶游客過來自由采摘,還有一些廈漳泉的客戶也會過來采摘。”巖溪鎮千紫園負責人葉巧利介紹道。
農旅融合,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扎實做好農旅融合文章,能夠為鄉村發展培育新動能。為此,長泰先后舉辦了三屆全域旅游發展大會,承辦福建省體育產業培訓會、福建省氣排球錦標賽、全國馬術分級考核等賽事活動,推動文化旅游與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吸引更多游客常來長泰,愛上長泰。
游客在千紫園采摘葡萄
打造和美鄉村 提升治理效能
“我們拆除了東遼、牛角山等自然村的舊豬圈、殘墻斷壁,對墻體進行彩繪美化,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全面禁養村莊周邊水鴨,建設適度養殖區廢水處理設施等,提升鄉村環境。” 石銘村黨總支書記陳海龍表示。走進巖溪鎮石銘村,你會感覺走進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五彩斑斕的墻體彩繪隨處可見,環境宜居、生態優美,在這里生活,就如同這小橋流水一般,靜謐而美好。
石銘村墻體彩繪
長泰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智慧試點項目,推進污染防治,提升鄉村品質,石銘村提升為今年高級版“綠盈鄉村”,巖溪鎮創建為“綠盈鄉鎮”。
提升治理效能,建設和美鄉村。長泰積極踐行“甘寨模式”——“小事拉家常、難事大家談、大事法律扛”的鄉村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結合司法行政工作實際,形成“三合一”全過程矛盾糾紛化解法,有效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打通服務鄉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三年來,長泰區基層社會治理成效顯著,共調解民間糾紛4907起,調解成功率達99%。“三合一”鄉村矛盾糾紛化解法,被漳州市法學會、法治漳州研究中心評為2023年度重點課題,經驗做法在央級、省級多家媒體平臺進行宣傳報道。
林溪村調解矛盾糾紛
培育壯大隊伍 創新活動載體
鄉村要振興,主體在農民。長泰不斷強化農業領域人才培養,通過舉辦高素質農民培訓班、省農村實用技術遠程培訓、建設長泰區民宿人才驛站、開展全區十佳講解員培訓等活動,培育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
舉辦高素質農民培訓班
長泰還精心組織籌備各項活動,舉辦民宿發展論壇,聘用不同領域的高級專家作為文旅人才發展顧問,創新開展“村書記繪藍圖”活動,為長泰推進鄉村振興的工作注入新生活力。承辦第二十一屆海峽青年論壇之閩臺青年鄉建鄉創合作交流論壇,籌備“村書記大講堂”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培養一支高素質農業人才隊伍,促進鄉村人才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舉辦第二屆民宿發展論壇
承辦第二十一屆海峽青年論壇之閩臺青年鄉建鄉創合作交流論壇
雙腳踏上振興路,喜看鄉村入畫來。長泰全區上下勠力同心,持續深化鄉村振興大走訪“七賽”活動,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長泰樣板”,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致圖軸正在長泰大地鋪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