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6日訊(通訊員 黃佳蓉 林錦濤 閩南網記者 盧樘龍 文/圖 )“三年了,家鄉變化還是挺大的,疫情三年沒回來,年初視頻連線看走水尪的時候,心里就一直念叨著今年一定要回來家鄉到處走走、看看……”
近日,臺灣開漳圣王信俗文化聯盟進香團一行30余人,時隔三年,再次回到祖地平和縣國強鄉謁祖尋根。據了解,國強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臺灣陳氏宗親回鄉謁祖尋根,鄉統戰辦提前對接相關事宜,認真謀劃具體行程,熱烈歡迎臺灣同胞歸來。鄉統戰委員朱煉初、高坑村黨支部書記陳福泉以及侯卿庵理事會成員與臺灣同胞一同參加謁祖尋根活動。
當天,臺灣開漳圣王信俗文化聯盟進香團一行乘坐大巴抵達侯卿宗祠,在熱烈莊重的鑼鼓鞭炮聲中,進香團一行到侯卿宗祠進行謁祖活動,大家敬備鮮花素果,每人手執清香,依禮獻花、敬果、在理事會負責人誦讀謁祖祭文之后,大家一同向陳氏先祖行三鞠躬禮,完成了謁祖儀式。
隨后,一行人還參觀了侯卿宗祠(大芹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紅色講解員賴志新,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從大芹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形成和發展三個時期的革命事跡,重建紅色革命遺址的整個過程,以及國強鄉的歷史由來和時代新貌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現場不斷響起陣陣掌聲。
活動中,兩地宗親共話親情,共敘親緣,相同的語言,相同的習俗,相同的文化背景,讓進香團倍感親切。
謁祖尋根,心歸平和。平和縣國強鄉統戰委員朱煉初表示,近年來,國強鄉不斷加大對臺交流力度,充分利用宗親和宮廟等平臺,邀請臺灣宗親返鄉謁祖尋根,像年初正月十一進行的走水尪視頻連線臺灣宗親活動就是一個創新的探索,取得較好的社會反響,宗親宗教文化交流已不僅僅是一種習俗,更是兩岸宗親增進彼此了解,深化感情聯系的重要精神紐帶,下一步,國強鄉也將加大宗親、宮廟、赴臺交流力度,增進兩岸同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