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1日訊(通訊員 丘偉安 葉曉臻 閩南網記者 梁政文/圖)近日,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村鎮建設可復制經驗清單(第一批)》,漳州市長泰區全域推動集約建房典型經驗成功入選。
長泰區崇尚集約建房樣板項目是2022年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十大樣板工程之一,在全省樣板工程正向激勵工作評價中名列前茅,獲得獎勵資金500萬元。
近年來,長泰區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工作部署,把抓好崇尚集約建房樣板工程打造作為統籌推進城鄉品質提升的重要抓手,注重頭雁領航,高質量高效率推進既有裸房整治、新建農房建筑風貌和質量安全管控等工作,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創建見成效、群眾見微笑。截至2022年底,全區累計整治既有裸房10241棟,完成資金投入近9000萬元,實現全域無裸房。
用好資金激勵政策。創新推行“政府+銀行+村民”模式,用好信貸資金、財政資金、村民自有資金,區、鄉鎮對裸房外立面整治、“平改坡”給予獎補,并對年度完成任務排名靠前鎮村正向獎補。創新普惠金融服務方式,協調農信社提供建房貸款支持,專項推出“鄉村振興·安居貸”“鄉居貸”,單列5億元信貸資金,支持農戶裸房裝修等,多渠道解決群眾建房資金問題。
落實建房用地保障。開展農民建房用地需求調查,結合用地需求,加快村莊規劃編制,全面完成應編盡編村莊規劃42個并通過政府批復。因村施策配備村民集中建房用地范圍和指標,2022年新增審批宅基地用地面積近30畝,確保村民建房用地保障落到實處。
多措并舉建管并重。圍繞新建農房風貌和質量安全管控,采取“區級監督指導、鎮級巡查監管、雙重購買服務、本地企業義務指導”的技術保障模式,多渠道解決群眾最關心的農房建設品質和安全問題。組織編制《漳州市長泰區農房建筑立面圖集》《漳州市長泰區農村住宅通用圖集》,免費提供給村民建房使用。開發縣級在建農房系統平臺,實現巡查、“四到場”和舉報發現問題等信息快速錄入,形成“全覆蓋巡查、常態化監管”的農村建房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組織轄區內建筑設計和施工企業,“一對一”掛鉤對接幫扶村(作業區),定期開展技術指導和陪伴式服務。
因村制宜分類施策。針對全域旅游重點村,堅持整村“穿衣戴帽”,注重建筑風貌提檔升級,推動裸房整治和全域旅游深度融合。針對傳統村落和歷史名村,突出“原真性保護、原住式開發”原則,合理推進新型材料和鄉土材料結合使用,最大程度保護好傳統村落格局與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