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0日(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郭揚 吳錫坤 文/圖)4月19日上午,云霄縣委書記藍良木帶隊到向東渠教育實踐基地、雅逸民俗館向東渠展廳以及望安社區開展黨建工作專題調研,一路感悟向東渠先進事跡思想內涵,探尋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經驗做法,持續推動新時代黨的建設走深走實,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
在云霄紅色文化長河中,向東渠是一座屹立不倒的歷史坐標。1970年,云霄縣義不容辭地挑起“送水東山”的重擔,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掀起一場浩浩蕩蕩的“向東”建渠戰。僅兩年多的時間,云霄、東山兩地群眾同心克難,建成了被譽為“江南紅旗渠”的向東渠,為兩縣增辟水資源,結束了人民群眾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歷史,為兩地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步入新時代,向東渠教育實踐基地仍持續發揮黨性教育功能,引導激勵著廣大干部群眾勇于擔當、團結協作、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冒著連綿春雨,藍良木一行來到向東渠教育實踐基地,實地接受黨性教育,重溫向東渠先進事跡,并就完善基地建設提出指導意見。
藍良木強調,向東渠教育實踐基地是傳承弘揚向東渠先進事跡的重要陣地,是云霄縣委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用心用情為民辦實事的生動實踐。全縣上下要認真落實“四下基層”要求,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續改進提升基地現場教學點展陳,豐富完善講解內容,有效延伸拓展基地教學內容和內涵;要厚植生態文明理念,用好用活紅色文旅資源,打造集黨性教育、郊野休閑、文明實踐等功能于一體的本土“紅色陣地”;要做好基地綜合環境整治,集中開展“兩違”治理、衛生整治、綠化提升等專項行動,特別是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及時制止違建搶建苗頭行為,堅決剎住不良風氣。
隨后,藍良木一行走進雅逸民俗館向東渠展廳,聽介紹、憶初心,通過眼前珍貴文獻資料、歷史圖片以及當時的修渠工具,重憶崢嶸時光。
參觀中,當看到七旬老人謝鵬志自建的主題民俗館開辦得有聲有色時,藍良木充分肯定了老同志這份宣傳熱忱,并與大家一同分享觀展學習心得。藍良木指出,各級黨員干部要善于從歷史經驗中汲取不斷前進的智慧和力量,繼續挖掘向東渠先進事跡的思想文化內涵,團結帶領全縣人民保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勁頭,發揚敢于攻堅、敢于克難的勇氣,為加快富美新云霄現代化建設再立新功。同時,要在銘記歷史、記錄時代過程中,用好一批黨性教育陣地,培養一批有情懷、有感情的傳承人、宣傳員,真正傳承云霄紅色基因、講好云霄紅色故事。
藍良木還前往云陵鎮望安社區,走訪了黨群活動服務中心、鄰里中心、老黃牛流動工作室等處,詳細了解社區“黨建+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實施情況,現場指導推進疫情防控、近鄰黨建、基層治理等工作。
縣領導方毅強、徐瑋琳、張東洲、周志堅、吳志英等分別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