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2月26日電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月24日發布聲明稱,將在2024年前持續為國際空間站(ISS)提供支持,但在2024年后,將把俄屬設備從中剝離,以此為基礎自立門戶,修建新的空間站,并于2030年前后派宇航員登月。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表示,將在2024年前持續支持15個國家共同經營的國際空間站,并依托國際空間站發展獨立自主的宇航項目。到2024年,俄屬的一個多功能實驗室、一個節點倉和一個科學能源倉等三大重要組件將脫離國際空間站,自立門戶,獨立組成新的俄羅斯空間站。另外,俄羅斯還打算在21世紀20年代發射飛行器進行多次月球探索,并在30年代派俄羅斯宇航員登月。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同時提醒說,2016至2025年間具體的太空探索計劃尚未確定。一方面因為航天局本身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國有化改革,另一方面,“2016-2025聯邦太空項目”計劃書也正在進行修改。
自從美國的宇宙飛船退役之后,俄制“聯盟號”飛船就成了全球宇航員們往返地球和國際空間站之間唯一的交通工具。不過,美國的商業載人飛船項目近年來迅速發展,有望在2017年打破俄羅斯暫時的“壟斷”。
有航天界人士對俄羅斯的“單飛”計劃感到擔憂。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主席馬丁 巴斯托說:“國際空間站是每個人關注的焦點,它的受命雖然延長,但功能還要受限。協同合作的部分可能一去不返,要是徹底丟掉就太糟糕了。在重大國際項目上合作才是避免紛爭的正道。在未來10年內,局面可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俄羅斯曾一度威脅在2020年后切斷對國際空間站的資金支持,如今改口宣布延長支持到2024年,受到外界歡迎。加拿大宇航員克里斯 哈德菲爾德表示:“這個消息棒極了……國際空間站可是全球的一大標志。”。英國《衛報》評論說,受到低油價和西方制裁的影響,俄羅斯國內正面臨經濟危機,因此沒有從國際空間站“撤資”。
相對而言,加拿大、日本和多個歐洲國家還沒有明確承諾將在2020年后繼續支持國際空間站。
(原標題:俄羅斯將自立門戶另建空間站 計劃2030年前后登月)
本文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NN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