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1日電 2018年即將結束,年終歲末的這一天,美國將正式從一個國際組織中“退群”。當地時間12月31日,按照此前的聲明,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決定將正式生效,這將是美國第二次退出該組織。
成立70余載 致力提升全球和平文化建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于1946年11月,當時二戰結束不久,在英國和法國的推動下,37個國家的代表聚在英國倫敦,決定建立真正以和平文化為宗旨的組織——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從此誕生。
如今,教科文組織已走過70余載,擁有195個成員國,以“通過促進各國在教育、科學、文化上的合作,為實現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為使命,成立以來該組織在促進和平與可持續發展、減貧、推動文化多樣性、實現全民教育、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等方面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績。
30多年來兩度退出 美指該組織過于“政治化”
美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初的37個創始國之一。然而,70余載的發展中,二者的糾葛亦是不斷。
早在1984年,美國就以該組織過于政治化為由選擇退出,后于2003年回歸。
可就在8年之后,教科文組織接受巴勒斯坦為會員國——這直接導致了美國停止向該組織繳納會費,且這錢一拖就是8年,總計超6億美元。
2013年,在美國停止繳納會費兩年后,教科文組織暫停了美國的投票權。且在2017年,該組織又宣布,將以色列控制的希伯倫舊城區列為巴勒斯坦瀕危世界文化遺產,遭到美國和以色列的強烈反對,也成為了美國選擇退出的導火索。
2017年10月12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稱因日益累計拖欠的會費、該組織內部亟待改革的現狀、與所謂的反以色列偏見,美國將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就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為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兩年來美國的又一次“退群”。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美國退出深表遺憾
2017年10月,在美國宣布退出后不久,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的博科娃就回應稱,對美國的決定深表遺憾。聲明中,博科娃連用三個“深表遺憾”、五個“我相信”、三個“損失”等排比句表達了其對美國退出的嚴重失望。
國際社會上,包括俄羅斯、法國在內的多個國家也對美國的決定表示遺憾。俄羅斯前任教科文組織代表埃利諾拉·米特羅法諾娃指出,美國停繳會費后已毫無用處,其退出對教科文組織有利。
同時,曾經一度退出教科文組織的英國表示,美國退出無損英國繼續對教科文組織的承諾。
另一方面,雖然美國的退出意味著每年約800萬美元,占總預算約22%的資金徹底泡湯,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體部門的主管喬治斯·帕帕揚尼斯曾表示,短時間內,美國的撤資不會對世界遺產景區造成直接影響。因為各個世界遺產所有國將對維護自己國家的遺產地負責。
然而,耶魯大學全球文化遺產倡議的負責人史蒂芬·西蒙表示,美國的退出將對該組織在提升性別平等、文化普及率、科學合作等重要議題的資助上造成影響。
未來的教科文組織 何去何從?
美國宣布退出后第二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宣布完成換屆,前任法國文化部長奧德蕾·阿祖萊在九人競爭中驚險勝出。
競選勝出后,阿祖萊曾表示,她上任后致力于“恢復教科文組織的信譽以及成員國之間的信任”。
上任一年間,談及教科文組織的改革與發展,阿祖萊曾說:“教科文組織需要與時俱進,關注和解決當下的教育、人口、氣候、科技等問題。”
如今美國與教科文組織正式分道揚鑣,阿祖萊如何填補美國退出后的巨大空白,又如何領導教科文組織內部改革優化,這些問題還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郭佩珊)